
“人民”這個詞是個政治概念。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制度,“人民”這個詞就與“公”字關系密切。前面帶有“人民”的各種機構,一,在時間上,是改革開放前就設立的。如當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軍,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銀行,人民廣播電臺,人民電影院(劇場、戲院),街道人民路,人民鐵路,人民公社,人民醫院……,在前面都冠予“人民”,表示這些機構、組織、物體都是公家一一國家的,是全體人民共有的。
二,人民是一個集體,一個群體,不是一個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的對立面是敵人。在現階段,凡是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和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都可稱為人民。人民也是由公民組成,但公民是個體,其條件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籍的中國人,但人民不包含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
三,是帶有“人民”的機構都是公立(國立、國有、以前叫國營)的。從中央到各省及以下各級“人民醫院”,都是當地政府最早設立的第一家國有醫院。如某某省人民醫院,某某市人民醫院,某某縣人民醫院。醫院的名稱都是政府定的。改革開放前,人民醫院的收支都是政府管,醫院職工的工資是由政府發的,醫生的職級也是按行政干部相應職級套的。人民醫院在一個行政區域內只有一所,如省級,只有一所稱為某某省人民醫院,到現在也沒有變。但地級市就不一樣了,由于行政區域撤并,原行政區域的人民醫院并沒有撤銷,也沒有合并,就出現第一、第二……多家人民醫院的牌子。中心醫院是在人民醫院建立以后,當地政府根據地域和醫療需要設立的醫療機構,各地就不一樣了,有的地方設有中心醫院,有的醫院雖具有中心醫院的地理環境、醫療條件和功能,但不叫中心醫院,而是叫某某醫院。中心醫院的設施、診療水高于周邊同等級的醫院。鄉鎮有的地方也設有中心衛生院,其規模、醫療技術和各方面條件要比一般衛生院好。但不管怎么樣,私立醫院一定不能冠以某行政區域人民醫院來取名。人民醫院是姓“公”的,“某某省人民醫院\"的名稱是該省政府專利。
四,以前名稱前面冠予“人民”的單位是一種榮譽,有很高的信譽和威望,人民群眾很信賴,對這些單位和人員很尊重,很信賴,很熱愛,他們辦事人民群很放心,特別是對人民子弟兵一一人民解放軍,人民群眾最信任。“人民”是一塊金字招牌,丟不得。
而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醫療市場放開以后,公立的,私立的醫院名稱就五花八門,各有所需,各有其好,什么名稱能吸引患者就取什么名,出現國有醫療機構弱化,私營醫療機構盛行。在關鍵時刻,在大災大疫發生時,沖鋒陷陣的都是國家公立醫院的醫務人員。這次馳援武漢4萬2千多名醫務人員中,私營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有多少呢?武漢幾十家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有幾家是私立醫?基本上都是姓“公”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在托舉、在保護、在救治所有新冠患者的生命。我想經過這次新冠疫情的檢驗,國家會有所反思,對國有醫療機構必將加大投入建設和強化國有醫療機構,醫療行業的改革,必須堅持醫療行業公有制的主導地位,補平公立醫療機構,特別是應急機制的短板,使之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務。
謝謝邀請。
更多相關建議:
說到“人民醫院”和“中心醫院”的區別,早些年我自己比較淺顯的理解是,在一個城市叫“人民醫院”的多是以前的“××市醫院”,而叫“中心醫院”的很多是以前的“××市地區醫院”。說白了,一個是“市醫院”,一個是“地區醫院”。不過這些年看到一些醫院叫這類名字,但是也不是這種情況,才知道并不是所有城市情況都一樣,所以說也就沒有什么規律可循了。不過有一點大家可以放心,不管是叫“人民醫院”,還是“中心醫院”,一般說來都是公立醫院,這點是問題不大的。
說到“人民醫院”這個名字,應該說全國范圍內名氣最大的“人民醫院”當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這家叫“人民醫院”的醫院來頭大。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建于1918年,特別指出的是,這家醫院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籌資建設和管理的第一家綜合性現代醫學為主的醫院。可以說,在北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醫院之一,和全國人民熟知的“北京協和醫院”是一個量級的,醫療水平上也都屬于最佳水平,都是北京最頂級的綜合性三甲醫院。很多老北京人比較習慣去“人民醫院”就醫看病,原因也在于此。
再說“中心醫院”,這個名字很多是見于改革開放以后,很多城市的地區醫院隨著“地區”這個概念的退出而改變,很多就不叫“XX市地區醫院”了,有一些就經過政府許可批準后改名“中心醫院”了。當然,這不是絕對,每個城市還有每個城市的具體情況。有些中心醫院指的是一個城市的中心醫院,而有些中心醫院指的是某大型單位的“中心醫院”,全國各地叫中心醫院的也是各有各的情況。
至于大家關心的到底是“中心醫院”水平高,還是“人民醫院”水平高,這還真不好說。比如說,在北京來說,那肯定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水平高,因為北京的大型三甲醫院里還真沒有以“中心醫院”命名的。而對于一些城市來說就不一樣,可能某些城市的中心醫院規模會稍微大一點,至于業務水平也真是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統一妄加評論。畢竟業務水平這個層面,相對比較無形,還是需要看當地老百姓給出最靠譜的評價比較好。
好了,說到這里吧,希望張大夫關于“人民醫院”和“中心醫院”的解釋,能讓您稍微多了解一點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謝謝邀請。
醫院其實叫什么無所謂,就是一個名字而已,像美國最好的醫院叫“梅奧診所”。
一般公立醫院,以某地+第幾人民醫院,比如*市第一人民醫院,那個市另外一家醫院也許更強,叫第二人民醫院又覺得聽起來比第一差點,就更名為*市中心醫院。
公立醫院也有不叫人民醫院的,比如**省立醫院,齊魯醫院、協和醫院、華西醫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好些是大學附屬醫院。
人民醫院是公有制條件下的產物,都喜歡冠名人民二字,體現其公立、公益性,類似于人民銀行、人民警察,人民政府等等。
私立醫院一般不冠名人民二字,比如博愛醫院、瑪利亞醫院、正漢醫院......
看病還是去公立醫院的比較好,畢竟目前公立醫院設備、技術還是更強,更規范。私立醫院比較呈規模的還是不錯,比如清華長庚醫院、廈門長庚醫院。
醫院只是個名字,技術和名字無關性。
希望回答對您有用。
更多相關建議:
人民醫院,一般是省,市,縣人民政府舉辦的,都是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中心醫院也是政府辦的區域性醫院,政府舉辦的婦幼保健院,中醫院,一般稱謂ⅩX省,市,縣婦幼保健院或中醫院。
更多相關建議:
為什么有的醫院不能叫“人民醫院或者中心醫院”?
其實陳醫生想告訴你的是還有醫院叫做中心人民醫院的呢,如下圖:
這一下子把“人民”和“中心”都占了,是不是代表這醫院醫療水平最高?
當然不是,只能說帶有“人民”或者“中心”兩個字的醫院,一般在當地都是一些大醫院。
而所謂的人民醫院,大家可以直接理解為公立醫院,即大家平時說的事業單位,跟我們大家見到的什么人民政府是一樣的意思,像這次新冠疫情爆發疫情,援助最多的肯定都是這些公立醫院。
但是并不是說所有的公立醫院都稱之為人民醫院,在以前很久時候是這樣的,但是后來我們大家也可以發現像現在很多公立醫院也不叫做人民醫院,畢竟都叫做“人民”醫院,大家平時也辦法區分。
那有人就說,那按順序排不就行了?叫做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以此類推……,有這樣的,像廣東省就有,第一個叫做廣東省人民醫院,還有就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可以這樣取,沒問題。
但是怎么聽起來就會讓人感覺第二,第三,是不是沒人家第一那么好?
因此,現在就有了什么“中心”醫院,還有不以中心和人民命名的北京協和、四川華西、廣東珠江醫院等,還有一些以大學命名的比如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等。
所以,以地區+人民或者中心名字的醫院基本上都是公立醫院,但也有個別例外的(尤其是是市里以下的),但是公立醫院不都是以這些命名,而且很重要一點,大家可以發現不以人民或者中心命名醫院,醫療水平可不一定比它們差,甚至像協和、華西等等,都是代表我國比較高水平的醫院。
那么以公立醫院相對應的就是我們的私立醫院,這也是我國目前推崇的以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協同發展的改革政策。
但是私立醫院名字,大家平時一聽基本上也能聽出來,什么維多利亞婦兒呀,什么長安醫院,什么天安醫院,什么現代醫院,還有那些治療男性什么不孕不育,婦女幼兒等等的,基本上都是。
但是一提到私立醫院,大家想到的都是莆田系醫院,很多人都不看好,也確實目前私立醫院來說,參車不齊,有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的,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把私立醫院拍死,其實有很多私立醫院還是可以的,而且我們也不能少了這些私立醫院,因為只有公私協同發展,我們醫院才能更好為更多患者服務。
更多相關建議:
以前很多地方還是地區,還沒升級到地級“市”時。地級的醫院就叫某某地區醫院。另外地級所在地也有個醫院一般就叫某某人民醫院。后面地區紛紛升級到地級市,那么兩所醫院不更改的話,會產生重名的現象了。所以一般原來的地級醫院,即某某地區醫院就改成某某中心醫院。地級所在地的醫院還是叫某某人民醫院。一般來說,兩所醫院都有競爭,醫療水平也差不多。只不過行政上,中心醫院的領導高一些,對醫生來說是看本人的能力和技術水平,和名稱無關。
更多相關建議:
醫院命名是有規定的,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公立醫療機構命名原則是行政隸屬+醫院名稱,如:××省立醫院;××市人民醫院(中醫醫院);××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如果是市縣級醫院,在市縣駐地的,則命名為××市或縣人民醫院;市級中心醫院一般不在市駐地,則以地名(不帶市)+中心醫院,如××中心醫院,中心衛生院命名為駐地名+中心衛生院(鄉鎮名稱去掉鄉或鎮二字)。市、縣其他公立醫院則命名為××市或××縣第二或第三……人民醫院;鄉鎮衛生院,則命名為××鎮衛生院,不在鄉鎮駐地的衛生院,命名原則為××鎮××(駐地名稱)衛生院。民營醫院命名原則為××(行政屬地不帶市或縣)+××醫院,民營醫院是不能按公立醫院命名原則進行命名的。所以,只有公立醫院才能命名為人民醫院或中心醫院。
更多相關建議:
我國的政府、軍隊、科技、工業、民生、教育,等等,主要機構都是“人民”的名稱、標志,如中央人民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人民法院、檢察院,人民醫院等。這是中國體制,共產黨、社會主義道路等象征。從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一直是實事求是,教導以人民為主體地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人民醫院、人民工農業等等,都是國有公立、政府主導,要為人民服務的,不是誰都可以去命名的。
在突發性大災難面前、發生后,公有制主體,人民醫院等絕對起大作用與保障。
人民的,就是一切屬于人民,為人民謀生計,謀幸福。
人民醫院,人民成份,決不是私有,更不是成為掙錢的工具。
人民醫院為人民宗旨,一定要堅持到底。只要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就知道人民兩個字的分量。
更多相關建議:
人民醫院代表政府公立醫院,基本是每個縣市都有,規模和醫務人員業務水平達到一定的規模。代表著政府為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不是那個人或哪家醫院隨便可以冠以“人民醫院”稱謂的。
更多相關建議:
當時醫院都是公辦的,叫人民醫院是新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醫院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就叫人民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