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我是肝膽外科醫生,簡單說說。
膽囊結石是常見病,多發病。
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有開放手術和微創手術。
以前腹腔鏡技術沒發展起來,開放手術獨霸天下。一些老主任開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已經很完美了。
但是,開放手術切口感染率高,恢復慢。
自從有了微創技術,手術的改革日新月異。
微創膽囊結石手術,包括微創保膽取石術和微創膽囊切除術。
微創保膽取石,不切除膽囊,切開膽囊取出結石后縫合膽囊,現在國內不太做這個手術,一個是手術適應癥苛刻,主要是結石復發率高。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金標準。
我們醫院一般住院時間是4到5天。手術后第一天進食流質,第二天進食半流質。
鼓勵早期下床活動,第一天就下床走路為好。
早期活動可以促進腸蠕動,早點放屁,減少腸粘連。
當然,住院期間需要掛水消炎,一般到3天左右就基本不需要人陪護了,自己大小便都沒問題。
手術后的開始2周內,我們建議清淡飲食,忌油膩飲食。當然,魚蝦水煮后可以吃,補充蛋白質。
2周后,一般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我有幾個朋友和親戚都是我主刀手術的,現在吃嘛嘛香!
雖然是微創手術,身體的恢復也是要時間的,畢竟肚子里面的操作都是一樣的。
一般我的建議是,一個月后恢復工作,重體力活可以適當延長休息時間。
有些人做完手術,剛滿一個禮拜,急著去上班,就容易遺留后遺癥。
我建議手術后恢復,要像做月子一樣重視,畢竟身體是第一位的,是革命的本錢。
在手術后,也要復查,一年可以做一次B超,有的人還會再長膽總管結石。
最后說一句,平時多注意身體,記得吃早飯,飲食清淡,適量運動。
更多相關建議:
微創手術膽結石術后第1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從你的問題上來理解,膽結石是指膽囊結石。
1.那么為什么我們的膽囊容易長結石呢?
主要與膽囊的生理功能和特點有關。
膽囊位于右上腹,是一個像“梨子”一樣的袋狀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存儲和濃縮膽汁,膽汁是由肝臟產生并持續不斷分泌,每天分泌的膽汁有800-1200ml 。
在不進食的情況下,膽汁儲存在膽囊并濃縮起來。進食時,膽囊收縮將膽汁通過膽囊管,膽總管運輸到小腸,參與脂肪的消化(脂類不溶于水,需要靠膽汁幫助溶解消化)。
膽汁中含有水分,膽鹽、膽固醇、膽色素、磷脂等多種成分,正常情況下膽汁中的各種成分均溶解于膽汁中,但當膽汁的比例失調時,就很容易出現不溶解的成分、沉淀、或發生結石。
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瘀滯的因素都能導致膽結石形成,如膽道系統的感染、膽道內的異物、膽道梗阻、膽囊收縮功能減退以及與雌激素、遺傳因素等有關。
膽囊結石
2.膽囊結石分為哪幾類?
膽固醇結石:外觀呈白色,通常是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或呈顆粒狀。這類結石的發生與代謝有關系,故又稱之為代謝性結石。它的形成是由于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以及膽汁中的蛋白質促進了膽固醇晶體形成。
膽色素鈣結石:外觀呈棕色或褐色,觸摸起來質軟易碎,這類結石又稱棕色素石。它的形成是由膽色素與鈣等金屬離子結合,并且成分里含有脂肪酸、膽汁酸、細菌、粘糖蛋白。
黑色素結石:外觀呈黑色,表面光滑、質地堅硬,常發生于膽囊內。它的形成主要由不溶性的黑色膽色素多聚體及各種鈣鹽和粘液糖蛋白組成。
混合型結石:外觀呈多面角形的深綠色或棕黃色顆粒,表面光滑、數目較多,排列整齊,切面多呈環層狀。它的主要成分是膽固醇、膽色素、鈣鹽,亦多發生于膽囊內。
3.膽囊結石的癥狀
(1)無癥狀:在臨床上可以見到一些患者拿著B超單來咨詢:我以前沒有發現自己得膽囊結石,也沒有任何癥狀,在做體檢時才發現自己患有膽囊結石,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沒有癥狀的膽囊結石。
(2)胃痛:還有一部分患者入院時的主訴是說,我肚子不痛,主要是胸口(劍突下的胃部)疼痛, 吃東西不容易消化,胃部感覺發燒,發熱,脹痛不適。
(3)膽絞痛:這個是膽囊結石的典型體征,主要表現為腹部正中或右上腹的疼痛,也可以放射到右肩部,胸背部等。
膽囊的體表定位是在右側肋弓中點的位置,我們叫它墨菲氏點。當膽囊結石誘發急性膽囊炎時,在肋緣下可以觸及腫大的膽囊,并有壓痛,稱為墨菲氏征陽性。
(4)黃疸:當膽囊結石堵塞膽管時會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尿液發黃等。
(5)膽石性腸梗阻:當結石較大,順著膽管移動到腸道內,甚至會引起腸梗阻。
(6)胰腺炎:膽總管和胰管共同開口于十二指腸乳頭,當膽囊結石下移到十二指腸壺腹部時會堵塞胰液的正常排出,導致胰液反流,引起了膽源性胰腺炎。
(7)穿孔:膽囊結石在膽囊內反復摩擦,導致膽囊壁粗糙,誘發膽囊炎甚至膽囊穿孔,引起劇烈疼痛。
(8)癌變:有文獻研究膽囊癌患者大多合并有膽囊結石。
4.膽囊結石的手術方式有哪些?
歐洲肝病研究學會(EASL)制定了《膽石癥臨床實踐指南》中:
膽囊切除術為癥狀性膽囊結石的優先治療選擇。
對于包括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在內的癥狀性膽囊結石,腹腔鏡膽囊切除為膽囊切除的標準治療方法(高質量證據,強烈推薦)
5.微創膽囊切除手術有哪些優點?
微創膽囊切除術,即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它是1985年,德國醫師Muhe實施了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雖然初期曾遭到來自學院派外科學術界的質疑,但很快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就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迅速采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是指在電視腹腔鏡窺視下,通過腹壁的3~4個小戳孔,將腹腔鏡手術器械插入腹腔行膽囊切除術。
相對于開腹膽囊切除手術,它有以下優點:
(1)符合現代外科“微創化”治療理念
(2)患者術前禁食時間短,以前的術前禁食12小時,禁水8小時;現在禁食6小時,禁水3小時;
(3)患者舒適度增加,開腹膽囊切除術,腹部傷口較長,術后患者疼痛明顯,下床活動時間延后;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疼痛減輕,術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促進了快速康復。
(4)患者住院時間縮短,住院花費減少,整體住院滿意度提高。
更多相關建議:
隨著現代的技術進步發展,處理膽結石,微創手術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手術了,這個手術如果患者手術順利,一般來說,手術當天就可以起來小便,很多患者第二天查房的時候都會說醫生昨天晚上被小便憋得厲害,但是不敢動,這個時候醫生就會跟患者說清楚,其實當天就可以上廁所,多種手術之后必須要放屁才可以吃東西?這個不例外,這個病例比較多,醫生心里也有底,術后要多喝白開水,多喝點米湯,三天過后,如果恢復比較好的觀察兩天就可以出院了,祝你們早日康復
更多相關建議:
膽結石微創手術一般術后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復基本正常生活,但也要注意飲食上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品。術后可能會出現一些并發癥,比如膽汁反流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祝您身體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對于膽結石微創手術,一般恢復可能得一到兩周時間。屬于膽道疾病,恢復慢一點,雖然進行微創手術。所以第一,術后還是要注意的加強營養,多吃含蛋白高的食物,牛奶,雞蛋等,能夠有效提供營養物質。第二是可以吃脂肪含量少的和不要吃辛辣刺激的。第三是要預防皮膚感染和加重病情。
更多相關建議:
人們常說的微創膽囊切除手術是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的民間俗稱,常用于單純性膽囊結石(膽囊管結石除外)、膽囊息肉、膽囊炎的膽囊疾病的治療。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與常規的膽囊切除手術相比較,具有創傷小、腹壁手術切口小、手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快、下床活動早、住院時間短等優點。但是對膽囊頸部結石和合并有膽管結石的患者來說,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時候需要中轉開腹進行手術治療。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成功后的恢復來說,通常情況下,手術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和排便)后就可以進食少量的水和流質食物。手術后第三天可以進食半流質食物,并且能夠自行解決上廁所問題。手術后第四天可以進食少量的普食,生活起居基本上可以自理了。這樣再觀察兩天后就可以拆線出院回家休養了。
總的來說,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后患者身體健康狀況恢復的比較快,是單純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手術治療的首選方式。
關注天天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知識。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閱讀!
更多相關建議:
目前比較先進的微創手術,是經肚臍進入取石的無痕保膽取石手術,這種手術方式一般術后3天左右就能恢復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