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有多可怕?一直以來,大家普遍談癌色變,在大家的印象中,或者說觀念中,癌癥是治不好的,得了癌癥就等于死亡。這一聽,當然談癌色變,當然害怕得不行。而事實上,癌癥確實“可怕”,但仔細想一想,癌癥到底可怕在哪里?得了癌癥真的就只能等死?
其實不然。人們對某事物害怕,一是源于“無知”,對它不了解,想像出來的害怕,或者道聽途說式的害怕;二是源于對其太了解,知道它真正的可怕之處。
就癌癥來說,其實你可以說它可怕,也可以說它并沒有那么可怕。說它可怕,是因為很多人得了癌癥,確實無法治愈,只能有限地延長生存時間,有的甚至連延長時間也做不到,生存時間很短。所有會威脅生命的疾病當然就可怕。但大家也不要忘了,癌癥不是一個病,而是一大類疾病,癌癥包括很多很多種,不同的癌癥是不一樣的,不能全部歸到一起說,就像你不能把某某地方的人都說成是好人或都說成是壞人,任何地方的人都肯定是既有好人,也有壞人,而同樣是壞人,壞的程度也不一樣,對社會造成的傷害后果就不一樣,當然讓人感到害怕的程度就不一樣,癌癥也是如此。
大多數早期癌癥,治愈率是很高的,也就是說,多數癌癥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規范治療,是可以治好的,那么當然就沒有那么可怕。可問題的關鍵是,很多人的癌癥一發現就是晚期,沒有治愈的機會。當然,也有部分癌癥即便晚期也仍有治愈機會,但這種癌癥不多。
可見,癌癥之可怕,一是難于早期發現;二是早期癌癥也不是都能治愈,有的也會復發;三是晚期癌癥多數難于治愈。因此,為了讓癌癥變得不那么可怕,我們要做的就是:1、盡可能早發現癌癥,一方面能夠預防,避免不得癌癥當然最好,但目前也只能有限地降低風險;二是要主動篩查;三是出現癥狀要及時就診,不要拖延。2、早期癌癥在治療結束后,要注意隨訪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可能的復發,爭取到二次治愈機會;更要去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遠離致癌因素,降低復發風除和二次患癌風險。3、晚期癌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規范的綜合治療,爭取帶瘤盡可能長期生存。當然,對于晚期癌癥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研發新的治療手段,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更多相關建議:
根據統計,我國現在癌癥的發病是改革開放前的九倍。癌癥病人越來越多是不爭的事實。這和現在的工作,生活節奏加快,壓力越來越大,食品安全,個人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有關系。
記得小時候,西紅柿一毛錢一大堆,不僅是便宜而且味道很好。自然熟的西紅柿應該是有紅有綠,放幾天就都紅了,而現在的西紅柿是全紅的而且很硬,沒有西紅柿應有的自然香味,有的一聞還有很濃重的農藥味。現在打針雞,打針豬,魚蝦人工養殖喂抗生素,生長素,就連超市的面包你看看它上面加多少東西?可以說我們現在吃的東西有幾樣是不使用農藥化肥,食品添加劑的,恐怕很少。
十多年前,單位的大廚老趙發現自己的脖子上漲了個大疙瘩,感覺不好,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肺癌,而且已經轉移。老趙五十出頭,做的一手好飯菜,平時愛抽煙,也愛喝酒,由于職業的關系油煙自然也沒少吸。雖然在單位干了很多年,但是一直都是臨時工,單位也一直沒有給老趙上過三險。老趙是四川農村的,平時掙的錢都寄給家里了,手上自然沒錢應付這么大的病,所以老趙根本不看病了,回到家鄉以后該吃就吃,該抽就抽,該喝酒還照樣喝。一年以后老趙走了。
我的親叔叔那一年查出了肺癌,由于病灶的位置不能做手術所以只能保手治療,由于叔叔的子女混的都不錯,所以家里不差錢。可以說北京各大醫院都看了一遍,最后去美國,德國,日本找好醫院,找好大夫都看過了,但是一年頭上叔叔還是走了。
癌癥的確可怕,可以說是個閻王叫你三更死,哪個敢留到五更的缺德病。所以我盡量不在外面吃飯,平時不亂吃東西,控制飲食,放平心態,生活規律,盡量給自己身體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吧!是不是這樣離癌能夠遠一點呢?
更多相關建議:
從醫生的角度說說自己吧,我現在都記得三年前自己拿到病理報告那一刻的震驚,萬念俱灰,因為我本來就是個醫生,一輩子救死扶傷,沒想到最后自己會變成病人,而且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癥。
當醫生34年,其實工作一直是超負荷狀態,直到16年2月,其實從過完年就感覺到不對勁了:
四肢乏力,老是感覺頭暈,一個月體重掉了8斤,貧血,白帶異常,偶爾還有血,有異味,肚子每天下午疼,越想越不對勁,自己也沒往惡性腫瘤上想,還以為是身體有炎癥。
于是趕緊找婦科的同事說了一下,同事一改往常嘻嘻哈哈的狀態,讓我趕緊去做一個hpv、tct活檢,最后又加了陰道鏡,結果出來那段時間,一直處于比較緊張的狀態,甚至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3月12日最終的病理報告下來了,宮頸鱗癌 2b期,高分化。看到報告,反而松了一口氣,挺嚴重的,但至少還有救。
因為兒子在北京工作,接我去醫院治療,整個四月底和五一都忙著掛號,6月14號開始進行治療,這邊醫生給得方案是,把腫瘤預處理一下就開始做放化療。
一周有5天做放療,一天做化療。
6次化療,沒用紫杉醇,用的順鉑。順鉑用了雖然不怎么掉發,但是對腸胃的損害極大,骨髓抑制開始后,惡心嘔吐,吃不下飯,白細胞的值蹭蹭往下掉,吐得最嚴重的時候,整個人感覺都飄了起來,連刷牙的勁兒都沒有,還好只持續了三四天,我開始能喝點肉粥了,在肉粥和升白針的作用下,體質慢慢好了起來。
相比之下做放療,不適感就少多了。之后治療后期為了防止淋巴轉移,做了淋巴清掃,腿腫了一陣子。
整個治療過程持續了有兩個月,兩個月后出院了,回去單位辦理了提前退休。
關于復查,剛開始半年一個月復查一次,過了半年后每三個月復查一次,因為自己本身是醫生,平時也知道怎么去調理,現在三年了,恢復得也很不錯。
后來我開始仔細想,為什么自己會感染hpv病毒,并且最后引發了宮頸癌,把過去細細縷了一遍,其實還是發現了自己的不嚴謹之處。
八十年代末期正是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最嚴的時候,每天上我們醫院做節育手術的女性很多,特別是當時有國家正式工作的女性,當時就緊著別人了,到我們自己這反而是排不上。
后來沒辦法,有個同學在外面開診所,也是放心的人,就去她那做了,結果很有可能是那個節育環出了問題。而我一直不知道。
說了這么多,我想說明什么呢?
1.現在感染hpv的年齡越來越小,也越來越普遍,強烈建議沒有性生活的女孩子去打宮頸癌疫苗,當然有了性生活,也可以打。
2.如果身體突然出現貧血、四肢無力、突然消瘦,并且持續了一段時間還沒消失,趕快去醫院做檢查。
3.處理傷口什么的一定要去醫院,小診所的消毒衛生設施真的比不上醫院。
4.如果真的不幸患了癌癥,先把情緒放在一邊,仔細想想最壞的結果,如果最壞的結果自己都能接受,那最后如果出現最壞的結果你也可以接受,出現不那么壞的結果,反而更樂觀更有利于治療了。
更多相關建議:
倆年以前,我身體一直很好,每次體檢,驗血單一個上下剪頭都沒有,這一直是我引以為豪的點!有一次,因為胸部有些刺痛,我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我,我得了癌!癌是什么?只知道癌是致命的,很多人得了就死了,而這個癌只存在于別人口中,存在在別人身上,現在它卻在我身上,當時的自己有點懵,沒有痛哭流涕,沒有聲嘶力竭,走出醫院,腦子里一片空白,坐在醫院墻角邊,整整呆了一個小時,那天的??真的很刺眼!之后我開始治療,手術,治療,到后來的康復,我沒有感覺到癌癥的可怕!
真正感到可怕的是我伯父的死!伯父一開始并不是因為癌癥入院檢查的,因為只是感覺有點喘,腹部有點痛,五次三番都檢查不出病因,最后通過好幾次活檢才查出了病因,而此時的老人已經消瘦很多,痛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就是醫生給了吃的藥都無法止痛,一整晚一整天!這就是別人說的癌痛吧?每個去看望的人都就下了眼淚,但卻又無可奈何!此時此刻才明白,現在的醫學在不斷的發展,可在癌癥面前,也有太多的無奈!有再多的錢,也止不住大伯病情的發展,只能歸結于這就是命啊!
而此時我才真正明白,為什么人人都懼怕癌癥?因為到現在為止,醫學并沒有攻克它,而它將像惡魔?一樣吞噬你身體的每一部分!我有時候也會想,難道我也會經歷這么殘酷的癌痛嗎?不愿想,不敢想,活好每一天吧!
更多相關建議:
非常可怕,可以毀滅一個家庭幾十年的幸福感,你說有多可怕!
首先就是必須得有錢,錢很重要,不然醫院不是紅十字會。
其次,你得經受得住癌癥二字的心里壓力。談癌色變就是這意思。每個人都很畏懼害怕恐慌。你得有強大的心里建設,能做到不畏懼,勇敢面對,看淡一切,積極治療,用樂觀來抵抗癌癥。但是說著容易做著難。
再次,家庭成員得有強大的心里承受能力,因為本身承受了親人患癌的苦痛,還要假裝開心的安慰患癌親人,其實內心很痛苦的,會讓你經常悄悄哭泣,不敢出聲,全身發抖,害怕親人離開。
最后,,,,最后,親人如果真的沒有挺過最后的九九八十一難,患癌家屬也許會在最后一刻有一絲“解脫”的感覺,終于不用痛苦,終于不用沒有自尊的活著,您終于解脫了。甚至于去世還沒有知道家屬生病那么悲傷悲痛無助發抖全身麻木害怕難過傷心眼睛可以哭瞎,甚至恨這個世界不公平。過個一周你會非常非常非常思念你的親人,非常非常,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淡,只會越來越后悔當初,越來越覺得如果您還在該多好,過個五六年,回頭望望,時間好快,感覺才走一兩年,但是還是如此想念您,假如您還在該多好,還是會幻想。這種感覺旁人無法體會,包括自己的配偶。失去一位親人,整個家庭都會發生大變化,很大的變化,每個人都在努力活著,只想好好活著,對的起今生。但是一切都變了,我們只能隨著變化而變化。
更多相關建議:
想多可怕就多可怕!在人類沒有攻克癌這個超級殺手的今天,癌基本上意味著死亡。幾乎所有人都能夠說出某某人因為得癌而英年早逝,令人唏噓不已的同時,祈禱自己一生平安幸福。
我身邊就有著活生生的例子,都是與我長年共事的同事。曾經我所在科室的兩位年輕孩子媽媽,一個是單位的總會計,另一個是管理人員。由于單位每年都進行全員體檢,都檢查完畢后,過幾天就會反饋每個人的檢查結果。如果某某人被通知進行復查,就說明可能檢查出問題了,我的科室就有兩名,就是上面提到的兩個孩子媽媽被通知去醫院復查。其實,每次體檢過后所有的人都不希望被通知去復查,沒出體檢結果之前,每個人心里都很忐忑,生怕有什么問題出現。后來得知,我的科室兩位孩子媽媽,分別查出乳腺癌和腦瘤,還是惡性腫瘤。我們當時都非常震驚,這么年輕,都才三十幾歲。就是過去了十多年了,我還非常清晰的記得她們兩的音容相貌,一想到她們,我的心情就無比沉重。
癌簡直是太可怕了,我多么希望人類能夠快速攻克癌癥這個人類天敵。值得高興的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在與癌癥較量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我相信,最終人類一定會戰勝癌病,使人類社會得到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會更加幸福美滿!
更多相關建議:
說說我自己,才30多歲了,一向身體都很好,感冒發燒都好少,今年發現頸部有腫塊,到醫院照了b超,可能存在癌癥的可能。轉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做了一系列的檢查,血常規,b超,活檢,mr,pet_ct。最后確診為鼻咽癌肝轉移。癌癥不可怕,死我也不怕,不就閉眼的事嗎?怕的是身邊人的傷心,身邊人的不舍。我還有幾個月大的女兒,今年剛成婚,怕的是走后她們的生活怎么辦,年老的父母怎么辦。得癌是事實,醫生說三分之一的病人是被嚇死的,為了身邊所有關心自己的人一定要勇敢面對,積極去治療。對于我來說,我并不怕它,一定會跟癌癥對抗到底,說不定哪一天我還把它徹底的打敗了。
更多相關建議:
我的大伯17年年底查出肺癌晚期,當時全家都不敢相信,大伯是家里同輩唯一的大學生在城市里教書,平時也是特別自律的一個人,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但不知道為什么會患上癌。開始沒有化療選擇吃靶向藥,一直到19年都控制的還不錯,可是19年5月份我的奶奶又查出肺癌,同樣是晚期,奶奶七十多歲了身體也承受不住化療的副作用,只能保守治療全家都崩潰了。大伯估計也是擔心,從那之后病情急劇惡化,開始做放療,可是20年初碰上疫情,進不了醫院,無奈病情又加重。20年,奶奶和大伯都相繼離開我們。一個家庭突然出現兩位病人,而且都是癌晚期,看著好好的人逐漸消瘦的不成人形,其他人卻無能為力,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親人離開,另一方面又開著他們痛苦煎熬的樣子心在滴血,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真的是永生難忘。所以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健康平安,也希望醫學界能早日攻破癌癥難題。
更多相關建議:
謝謝邀請,
如何正確面對癌癥,
癌癥是一切惡性腫瘤的統稱。由于癌細胞的無限制、無止境地增生,以及癌細胞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的特點,癌癥的治愈率一直不高。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屬和醫生總是對患者善意地隱瞞病情,將惡性說成良性,將晚期說成早期,這樣雖然給患者換取了短暫的心理安慰,但對癌癥的治療和康復埋下了嚴重的隱患。那么,對于不幸惟患癌癥的病人,應該如何正確面對癌癥呢? 一、患者態度:合作并保持樂觀面對癌癥的威脅、應多鼓勵患者用積極的心態來對抗癌癥的來襲,與醫生合作,相信科學,保持樂觀的心態,這才是對康癌癥的最有效方法。 1、積極治療,與醫生合作有許多癌癥患者,認為醫病是醫生的事,只要將自己交給醫生就行了。因此,這些患者只是按醫生的要求聽之任之,自己從來不去主動認識病情,了解一些必要的醫學常識。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專家建議:作為一名癌癥患者,要想達到理想的治療目的,患者在治療中必須與醫生合作,要主動了解一些治療的副作用,并為之做好準備,這樣可以在遇到這些問題時更加從容,讓自己做一個明白的病人。 2、尋找病友,獲得跟多幫助在住院期間,多于同病房的患者交流與溝通,在治療過程中共同出謀劃策,這對自己是一份幫助,對別人是一份奉獻。切不要一個人呆在病房里悶悶不樂,這樣對治療和康復沒有好處。專家建議:癌癥病友猶如戰友,能夠讓癌癥病友們相互鼓勵支持,交流治療和康復的心得,這對于戰勝癌癥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癌癥患者的誤區一旦患了癌癥,多數患者都會亂了分寸。還有一些患者,患了癌癥不相信科學,反而聽信民間偏方,結果越治越重。 1、聽信偏方,從未進行正規治療有些患者認為,癌癥等于背叛了死刑,就是進了大醫院也是等死。與其把錢花在大醫院落個人財兩空,還不如自己去找民間偏方試一試,能治愈那就是命大,治不好也死而無憾。專家建議:偏方是指藥味不多,對某些病癥具有獨特療效的方劑。偏和正相對,偏方一般沒有被正式的藥物或醫學典籍收載,有時甚至會使治療取得反效果。所以,僅靠驗方來治療癌癥是不可取的,尤其對號稱“靈丹妙藥專治癌癥”的所謂偏方更應警惕,以免既花了錢,有貽誤治療時機! 2、害怕化療,拒絕化療化療是目前治療腫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療中,患者普遍有明顯的惡心嘔吐等副作用,給患者帶來不適感。實際上,近年來化療藥物不斷推陳出新,不但療效高,毒副作用也明顯減輕。所以,以前那種對放化療作用的“刻板印象“要改一改了。專家建議:化療是利用化學藥物殺死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和促進腫瘤細胞的分化的一種治療方式,它是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對原發灶、轉移灶和亞臨床轉移灶均有治療作用。在臨床上,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很順利地完成化療的全過程。 3、重手術,輕康復有許多患者在做完手術出院后,認為出院后就萬事大吉了。其實,有機會接受手術治療,說明腫瘤還處于早期或中期。手術之后,病人里康復的路還很長。比如還要接受術后化療、輔助放療、內分泌治療等,這些治療的作用絲毫不亞于手術。專家建議:做完手術之后,后期的輔助治療和藥物治療同樣重要。臨床中常見到一些癌癥患者輕視手術后的康復治療,以致出現腫瘤復發或轉移,這一點讓人覺得很可惜。 癌癥并不可怕,主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抗癌心態,多數癌癥都是能夠治愈的。當你萬一不幸惟患癌癥時,一定要正確認識自身病情,樹立起抗癌的信心,用一種平和的心態,積極參與刀癌癥的治療過程中,做到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更多相關建議:
癌癥有多可怕?這個問題大多源自于老百姓的懼怕的心理,談癌色變,認為一旦患癌,在人世的時間就有限了。
癌癥的可怕之一在于腫瘤的難治性:腫瘤細胞一旦逃脫人體免疫系統的識別,就會不停的增殖,并在體內不停的游走,通過血管及淋巴管轉移,在環境適宜的器官中生根發芽。部分腫瘤細胞對化療、放療甚至靶向藥物具有先天的抵抗能力,任何手段都阻止不了其生長的腳步。
癌癥的可怕之二在于治療期間的痛苦:腫瘤的治療時間比較長,很多人甚至整個疾病病程都在治療中,反復的化療、放療出現許多的不良反應,輕則脫發,重的出現嘔吐、腹瀉、無法進食、肝腎功能損壞,甚至因白細胞低下出現重癥感染。
癌癥的可怕之三在于治療所花費的錢太多:在抗腫瘤治療的漫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金錢支持,有的病人可能會花費一個家庭所有的收入甚至舉債看病。傳統的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等基本都在醫保范圍大部分人尚能接受,而靶向藥物、免疫治療動輒每月數萬的花費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癌癥的可怕之四在于晚期的疼痛:晚期患者70-80%都會經歷疼痛,這種疼痛嚴重的時候可能會讓人痛不欲生,吃不下,睡不著,免疫力嚴重下降,根本談不上生活質量。
雖然說了這么多,其實癌癥有時候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許多類型腫瘤現在已經能夠達到治愈,比如淋巴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生殖細胞腫瘤等,乳腺癌治愈的患者也是非常多的。即使是胃癌,腸癌,食管癌,只要是發現早,治愈的機會也是非常的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不要一聽說患癌就六神無主。而且光害怕也是于事無補,重要的是正視現實,理性判斷,及時的治療,選擇合理而且經濟能夠承受的治療方式。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從生到死,這是自然法則,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每個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珍惜現在,無畏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