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高血壓診斷標準這件事,這要追溯到2017年年底了。當時美國AHA開了一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美國權威高血壓指南做出重大調(diào)整:將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從以前的診室血壓≥140/90mmHg,改成了≥130/80mmHg就可以考慮診斷高血壓。而這個重大變化一出,讓全世界輿論嘩然,人們一時間都在談論高血壓的問題,記得當時很多人都說,一覺醒來突然一下子自己就變成高血壓了。記得當然的大討論很多人建議咱們緊跟美國人的變化,咱們也改變高血壓診斷標準;也有人說咱們不要聽美國人的,堅持140/90mmHg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比較合適。到現(xiàn)在這已經(jīng)是3年多了,如何再回過頭來評價當年的這場高血壓診斷標準之爭,今天張大夫給大家做一個總結。
2017年美國的這一次高血壓診斷標準的變化,光說美國自己就讓高血壓患病率增加至40%-50%。甚至可以說,一半的美國人都成了高血壓患者。記得當時一位美國專家說,更多的美國人成了高血壓患者,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美國的非洲裔美國人更是明顯。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美國醫(yī)院也承接不住這種變化,他們也沒有這么多醫(yī)生來面對這種巨大變化。所以,他們就在指南中指出,對于大部分在130-140/80-90mmHg之間的美國高血壓患者,根本就不需要降壓藥物治療,只有對那些高危患者可以啟動降壓藥治療。這樣一來美國的醫(yī)院病人增加數(shù)量就不大,相關權威數(shù)據(jù)顯示也就增加了3%-4%左右。更通俗地講,高血壓指南雖然改了,只是讓更多人開始重視血壓了,并沒有明顯增加高血壓病人數(shù)量,這就是美國指南改變后3年,我們看到的事情。
當然有很多人建議中國效仿美國,其實回頭看。我們沒有一味跟隨美國人的變化,還是非常正確的選擇,畢竟我們有我們的國情。2017年之后,我們國家隨之公布權威高血壓指南《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這份指南繼續(xù)建議診室高血壓診斷標準定義為≥140/90mmHg。不得不說,這是是符合我們中國國情的一份指南,但是指南中也指出對于那些高危人群,比如說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等等,我們可以在患者耐受的情況下,盡量把血壓控制得更低一點,比如說盡量控制到130/80mmHg以下,目的也是為了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和病死率。
希望我今天的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看清楚2017年那場驚動全球的美國高血壓標準改變之爭,其實回頭看咱們就能看得更加清楚、清晰了。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朋友糾結和關注的問題,到底應該把130/80作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呢,還是應該堅持原來的140/90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呢?有的人說美國的醫(yī)學更發(fā)達,應該把我們的高血壓診斷標準也降到130/80,而有的朋友則說,各國人民體質(zhì)不一樣,不應該參考美國的高血壓標準。其實大家對于高血壓診斷標準的問題,完全不必這么糾結。
首先說明一下,對于130/80的這個高血壓診斷標準,僅僅是出現(xiàn)在了美國的高血壓相關指南中,而并非所有的國外診斷標準都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在2018年新發(fā)布的歐洲高血壓相關指南中,和我國一樣,仍然把診室測量血壓超過140/90作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從個人觀點來說,本人也更傾向于后者。
其實相比于糾結130/80算高血壓,還是140/90才算高血壓,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血壓升高的趨勢,通常我們說我們正常血壓的標準值是120/80,如果超出這個值,就值得引起我們對于血壓的重視,不管是否超出所謂的診斷標準,只要血壓有超出正常血壓的標準值,而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時,我們就應該關注我們的血壓問題了。而不是只要血壓不超過診斷值,就不用管它。
不管是美國、中國、歐洲的高血壓指南中都指出,當我們的血壓處于正常血壓高值時,就應該立即啟動生活調(diào)理,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來控制血壓升高的趨勢。比如說原來有高鹽飲食習慣的朋友,應該試著吃的清淡點;有肥胖問題的朋友,可以加強自己的體重控制;吸煙飲酒的朋友,應該戒煙限酒;久坐不運動的,不妨加強下運動,并持續(xù)堅持。如果能夠盡早的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您的血壓可能會恢復到正常值,高血壓的問題也會晚發(fā)生很多年出現(xiàn),甚至根本不會出現(xiàn)。
再來說一下這130/80和140/90這兩個診斷值,他們同時也是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應該達到的達標值。那么在血壓的控制方面,我們到底應該降到哪個值更好呢?有多項大型的臨床薈萃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患者,把血壓控制到140/90以下與控制到130/80以下,對于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率控制方面,并沒有顯著性的差異,但是血壓控制到130/80以下,能夠更多的減少卒中的風險。因此,我們降壓的基本目標應該是140/90,如果身體耐受,可以將血壓控制到130/80以下更佳。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diào),對于老年人,血管硬化嚴重,壓差大的情況下,舒張壓(低壓)往往偏低,這時候應該考慮舒張壓的保證,而不是為了把收縮壓(高壓)降到一定的數(shù)值,而把舒張壓降得太低,這樣反而會加大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更多相關建議:
綜上,雖然我國高血壓診斷標準為血壓≥140/90mmHg,但正常血壓標準為<120/80mmHg,超過該值應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對于高血壓患者,當血壓超過130/85mmHg,就已經(jīng)納入心血管危險水平分層中。因此,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高血壓患者,并非血壓達到診斷標準才需干預。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qū)咨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nèi)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y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y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對一個高血壓的人來說,最大的危險就在于發(fā)現(xiàn)了患有高血壓,因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傻瓜嘗試去降低它。”——醫(yī)學界曾經(jīng)的關于高血壓的真知灼見高血壓學會(ESC/ESH)制定的的指南,最新于2018年作了修訂,可以稱之為“ESC/ESH2018年高血壓指南”。治療(通過生活方式或藥物干預)獲得的益處明確地超過了治療風險。很短。“高血壓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補償機制,它不應該被篡改,我們更不要試圖控制它。”對一個高血壓的人來說,最大的危險就在于發(fā)現(xiàn)高血壓,因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傻瓜嘗試去降低它。”——現(xiàn)在來看,到底誰傻。升高系統(tǒng)性血壓是保證心臟、腦和腎臟正常血液循環(huán)的自然反應。任何過度降低血壓的企圖都可能沒有任何好處,相反,更經(jīng)常會造成傷害。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許多病例不僅不需要任何治療,而且也沒有任何治療可以改善健康狀況。世界上第一個高血壓標準:≥160/95mmHg,并發(fā)現(xiàn)高血壓人群冠心病發(fā)生率升高近3倍。聯(lián)合委員會(就是上文提到的負責高血壓指南制定的JNC。1977年該委員會發(fā)布了第一項報告(JNC1),證實確立了160/95 mm Hg的高血壓標準。1978年,WHO采納了這一標準。到1997年,JNC的高血壓標準被調(diào)整到140/90mm Hg,WHO在1998年于日本舉行會議上也跟上這個標準。2003年,JNC7對血壓標準再次做了如下修訂,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舊標準。就是世界上存在不同高血壓標準的來龍去脈。世界醫(yī)學界的廣泛承認,并成為修訂血壓標準的依據(jù)。有的證據(jù)的接受性差異。強化治療組低血壓、暈厥和低腎小球灌注發(fā)生率稍微增加,沒有發(fā)現(xiàn)嚴重副作用。歐洲人由于更擔心更嚴格控制血壓所帶來的不良反應,實質(zhì)上就是沒有接受美國PRINT研究的結論,因而維持了舊有標準不變。
答主的觀點一向旗幟鮮明,只要在正常范圍內(nèi)(即在90/60以上),只要沒有明顯頭暈等癥狀,血壓能低點就低點。
更多相關建議:
用血壓值根本就不可能把能否順利完成營養(yǎng)運送和垃圾排出的人分開,所以,血壓值就不是合格的健康人和病人區(qū)分的指標。
注:本文觀點是作者原創(chuàng),引用請注明。
更多相關建議:
也許某一天會把標準的血壓調(diào)回78~118。目前來說所定的標準,是由于人眾且早就年輕化了,尤其是采用的藥物是西藥,而西藥只是起到控制的作用,故,必須終身用藥。而采用中醫(yī)辦法(草藥)配制的湯劑又無人問津,因為其經(jīng)調(diào)理回歸正常而已。
更多相關建議:
哈哈!拙見,因為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比較快,工作時間大體比別人長,消費結構不一樣,大支出比重高 壓力大,剩下的就是體質(zhì)與飲食了。
更多相關建議:
這有啥好奇怪的?人種不同,筋絡的粗細,血管壁的厚薄,承壓指數(shù)自然不盡相同,所采用的診斷標準不同也是正常的!
更多相關建議:
國內(nèi)指南是折衷處理,有部分基礎病(如糖尿病)的會下調(diào)到你說的國外值。
更多相關建議:
很簡單,這個標準美國自己都沒有廣泛接受。對于其依據(jù)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大家目前的解讀與指南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