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頭條邀請!應該說,高血壓患者應該吃肉,可以吃肉。只是因為高血壓患者常伴有血糖、血脂的異常,或者有些患者合并腎功能損害,吃肉的質和量都要控制,需要適當地、有控制地吃。
(動物)肉是人體動物蛋白的來源之一,里面含有人體不能合成、必須由外界獲得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供人體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質。人體缺乏蛋白質也不好,也會加重動脈硬化,適當的補充奶、魚、肉(瘦肉)、蛋、大豆制品不可或缺。而且好像沒有哪本教科書和高血壓防治指南說過高血壓患者不能吃肉,只是讓患者均衡飲食,控制油脂、膽固醇攝入。因此,高血壓患者不要誤解,高血壓患者是可以吃肉的。
前面說過,高血壓患者常伴有血糖、血脂的異常,而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會加重這種異常,所以吃肉也要低脂低膽固醇。可以適當吃些瘦肉,不要吃或少吃肥肉(高脂)、動物內臟(高膽固醇)等。正常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左右的蛋白質,因此除了奶、魚、蛋,豆制品外,每天可以吃1~2兩瘦肉(不要吃咸肉、臘肉)。如果有腎功能不全,肉量可能還要限制。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油也是油脂,也要限量,人造奶油更不適宜吃。
上面只是原則地說了高血壓患者吃肉的問題。具體到每個患者,應該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可一概而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慢性病,很多人在確診高血壓病以后一點肉類不敢吃,擔心肉吃多了會使血壓升高,其實這種做法是片面的,控制飲食的出發點是對的,但我們應該學會科學飲食、健康飲食。
高血壓患者可以吃肉,不過要做到有選擇性地吃肉。可以適量吃一些優質肉類,盡量選擇白肉,比如魚類、禽類,少吃紅肉,如牛羊豬肉等。魚類以深海魚為主,這種魚類富含的營養元素豐富。禽類比如雞肉,可以適量食用,但不要吃雞皮這種脂肪含量高的部位。除此之外,一些加工過程復雜的肉類也盡量不吃,常見的有油炸類、熏烤類、腌制類等等,這些食品加工工藝復雜,破壞了食物原有的營養成分,因此食用這些并不健康,反而會使血壓升高。不吃動物內臟,因為內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對我們健康有害。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做到低油低脂飲食。
其次,可以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比如雞蛋、低脂牛奶、酸奶、豆類等等都可以適量食用。對于每日食鹽的攝入量要做到嚴格的控制,人均每日不能超過6g,另外對于食用油的選擇,可選植物油、橄欖油這些健康的食用油,不食用動物油。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盡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做到低鹽低脂飲食,少食多餐,避免每頓飯吃得過飽。另外要改掉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習慣,戒煙戒酒,長期飲酒會導致動脈硬化,會使血壓升高,病情加重,吸煙也是多種慢性病的誘發因素之一,因此戒煙戒酒是高血壓患者必須做到的。
本期答主:代珊,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說,高血壓患者可以吃肉,但是要注意適量。關于如何吃肉,實際上可以擴展為高血壓患者如何吃蛋白質的問題。今天張大夫就來說一說。
我國高血壓發病率高,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們日子過得好了,蛋白質類的食物攝入太多了。有研究顯示,蛋白質的某些代謝產物可能產生某些有害物質,過多攝入可能引起血壓波動。但是蛋白質又是生命所必須的營養物質。一般說來,普通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g的蛋白質,至于如何吃蛋白質,咱們把蛋白質分為動物蛋白質、植物蛋白質、牛奶分開來說。
植物蛋白是一種良好的蛋白質補充來源,因為有研究顯示植物蛋白有良好的心血管保護作用。一般建議,植物蛋白補充可以占總蛋白質量的50%,選擇豆制品比較合適。
動物蛋白中以魚類蛋白為最佳,因為魚類蛋白質富含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夠幫助腎臟排泄鈉,降低食鹽對人體的危害。
至于牛奶也是可以補充蛋白質的,同時因為牛奶富含鈣,所以是高血壓患者的良好食物,不過高血壓患者最好選擇脫脂牛奶可能效果更好。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
今天有一位家鄉的親戚來我醫院看病,我一看到他驚訝了,怎么瘦成這樣了,他告訴我他已經患有糖尿病兩年了。確實可以理解,糖尿病患者的經典癥狀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所以,他的消瘦應該和糖尿病有直接關系。另外,我還了解到,自從診斷糖尿病后,他飲食就特別注意,除了甜食不吃、大米飯也只吃幾口,肉幾乎也不吃。看來,他的糖尿病飲食走入了誤區。同樣的道理,很多高血壓患者也關心飲食問題,有些人走極端,葷菜一律不吃,那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高血壓患者吃肉的問題和飲食注意事項。
1、最重要的是低鹽飲食
關于引起高血壓最重要的飲食因素,在大眾中有很多的爭論,有說糖的,有說鹽的,有說肉的,有說油的。其實,根據目前研究,引起高血壓最重要的飲食因素是鹽的攝入。研究提示,氯化鈉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病率是正相關的,研究人群的24小時″鈉排泄量中位數增加2.3g,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中位數為5~7/2~4mmhg。我國成年居民平均烹調鹽攝入量為10.5g/天,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5g的量。
2、肥肉最好不吃或者少吃
我們吃的肥肉或者動物油(豬油、牛油)等,主要成份就是脂肪酸,而且是含有比較好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對心血管不利的,我們在其他食物當中其實已經攝入了足量脂肪酸了,過多的脂肪酸容易引起高血脂、動脈硬化等,而高血壓本身也是可能引起動脈硬化的,所以,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應該盡量少吃肥肉,或者不吃。
3、肉是可以吃的,但是有選擇
根據高血壓防治指南,除了低鹽飲食,還有一條就是均衡飲食,就是說我們人體所需的營養素都要有所攝入,基本的營養素包括葡糖糖、氨基酸、脂肪、水、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總體上來說肉(瘦肉)是含有比較多的蛋白質的,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就是氨基酸,目前我們常吃的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兔肉、魚肉等。這些肉,還是有一些差差別的,從顏色來看,大概有兩種,比如豬、牛、羊肉的顏色比較深,叫做紅肉,而雞肉、魚肉的顏色比較淺,叫做白肉。根據研究提示,雞肉、魚肉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要明顯低于豬牛羊肉,所以可以優先選擇。
總結,雖然得了高血壓,也要注意營養,并不是說什么都不能吃,而且均衡飲食有利于血壓控制。DASH(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飲食富含新鮮蔬菜、水果、低脂( 或脫脂) 乳制品、禽肉、魚、大豆和堅果,少糖、含糖飲料和紅肉,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水平低,富含鉀鎂鈣等微量元素、優質蛋白質和纖維素,能夠有利于血壓控制。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病人當然應該吃肉,不僅僅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肉類的營養價值是植物性食物無法代替的,也是高血壓病人身體所需的,所以每天都要吃肉。
肉類食物是優質蛋白質的最主要來源,蛋白質對健康的價值可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尤其是肉類食物中的優質蛋白質是植物性食物所無法替代的,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肉類在1兩左右,另外還要有1兩左右的魚或海鮮,1個雞蛋,300ml牛奶,這些可都是提供優質蛋白質的最主要來源,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這些更是不可缺少的。需要注意的是肉類的選擇上可是有講究的,要盡量選擇瘦的肉類,比如說魚肉、雞肉、鴨肉、兔肉、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等脂肪含量都相對較低,可以換著吃,而像肥肉、肥瘦肉、牛排、羊排、豬排、肉皮、動物內臟等脂肪含量都很高,要盡量少吃或不吃這樣的肉類。
另外在烹調的時候也要注意盡量選用健康的烹調方式,比如蒸、煮、做餡、煲湯、燉等這些方法都要健康一些,而像油炸、燒烤這樣的方式就存在著很多健康隱患。
高溫油炸會產生很多的反式脂肪酸,它可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另外高溫所產生的油煙中還會產生一些致癌物危害健康。
燒烤很多人都愛吃,但是安全隱患卻很大,也會產生一些致癌物。還有腌制的肉類、火腿腸等肉類加工制品也都不推薦。
原創作者 馮麗 主任醫師 臨床營養醫師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高血壓病人可以吃肉,但是紅肉(豬肉、牛肉、羊肉)要少量食用,而白肉(禽肉、魚肉)可以適量食用。飲食中的脂肪由不同的脂肪酸構成。真正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是飽和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有一定的保護心血管、延緩血管老化的作用。所以,高血壓患者應降低膳食中脂肪攝入量,但不是要一味地拒絕肉和油,而是應遠離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特別是動物脂肪,并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來替代。一張圖教你看懂更多高血壓相關知識,請關注:“健康圈內人”,讓您了解高血壓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
更多相關建議:
患者的問題基本都是yes or no的問題,其實醫學上很多問題只是more or most的程度問題。高血壓患者應該控制鹽的攝入,對于飽和脂肪酸也需要控制。肉類食物中含飽和脂肪酸比較多,而且肉類的烹調習慣往往會帶入過多的鹽,所以應該提倡健康飲食,清淡為主,肉類也是需要控制的。每天建議食用自己手掌大小的一塊肉比較好。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患者能不能吃肉,只要把握三個要點,你就可以放心的吃肉!(請注意“我說的是放心的吃,而不是放開吃,此處畫圈,必考。)1??少吃肉哥仨是難兄難弟”經常搭著伴出現。控制膳食總熱量和膳食脂肪總量,少吃脂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畜肉,多選擇去皮禽肉、膽固醇含量低的水產品。您可能會告訴我世界衛生組織WHO說了:在飲食中不限制膽固醇攝入。很抱歉,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仍然需要控制膳食中膽固醇的攝入量。2??吃好肉海水魚中鈉含量一般比淡水魚高,在烹制的時候需要記住少放鹽。以下表中黃花魚和武昌魚為例,含鈉的比例大約為3:1,而高鉀低鈉飲食是高血壓患者的膳食原則第一條!3??會吃肉
會吃肉更重要,即使是好肉,不會吃也可能更糟糕。比如魚肉,首先應該避免煎炸,選擇以水或蒸汽作為烹調傳熱的方式,清蒸、清燉、侉燉、涮、汆都可以,以免膽固醇氧化更進一步損傷心血管,影響血壓、血脂和健康。
最后,還要跟大家贅述一下,只是選擇對了肉、做對了方法也不是皆大歡喜,還需要以膳食營養均衡為前提。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大家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多選擇粗糧薯類作為主食,有充足的新鮮蔬菜水果、菌藻類食物、豆類食物、蛋奶類食物和適當的運動及飲水、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才能夠更好的控制好自己的血壓。
本文所用圖片皆來自于網絡,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是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會疑惑的,不吃肉擔心營養跟不上對身體不好,吃肉又擔心肥胖、高血脂對血壓控制不利。我們來看看我們最新的有關高血壓防治的指南和共識的觀點。
2017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1],對確診高血壓的患者,應立即啟動并長期堅持生活方式干預,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鹽減重多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其中并沒有提到高血壓病人需要禁肉,但提到了減重。這就說明高血壓患者可以吃肉,但是不能因吃肉增加體重,所以需要適當吃肉。
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7版)[2]中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非藥物治療措施為限制食鹽攝入、平衡膳食、戒煙、避免二手煙、限制飲酒、適度減輕體重、堅持規律有氧運動、保持心理健康。其中對于平衡膳食的解釋是鼓勵老年人攝入多種新鮮蔬菜、水果、魚類、豆類、粗糧、脫脂奶及富含膳食纖維及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這里也沒有說明老年高血壓患者不能吃肉,但是確明確建議老年高血壓患者增加食物中蔬菜、水果、粗糧等的比例,相對降低高脂肪肉類的攝入。這是由于老年人代謝減慢,消化功能減弱,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不利于排便,對于高血壓的患者便秘時用力脹便屬于等張運動,會使血壓急劇升高,導致心血管意外事件發生。另一方面高脂肪飲食還會增加體內血脂水平,增加高血壓患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
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平衡飲食,不是不吃肉而是增加素菜比例,降低肉制品比例。盡量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瘦肉。
參考文獻:
[1]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2017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
[2]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7版)[J]中華內科雜志,2017,56(11):885-893
藥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更多相關建議:
“吃畜不如吃禽,吃禽不如吃魚”,畜類肉里面脂肪含量高,不易消化還影響血糖血脂,應少吃;禽類脂肪較少,可適當吃;而魚肉最適合高血壓和老年人食用。
特別要指出,高血壓每周應至少吃一次魚肉,魚肉蛋白質含量高達18%左右,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十分豐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星期吃一次魚的比不吃魚者,心臟病的死亡率明顯降低。
高血壓不能吃的肉
有很多地區的人喜歡吃咸魚、咸肉、臘肉、火腿等腌制食品,這些肉類食品的含鹽量特別高,對控制高血壓有害無益,且由于腌制食品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還增加了患癌癥的機會。
“油炸肉”,這其實是指烹調方法,在烹調肉時,如果平常多采用煎、烹、炸等方法,不僅不好控制食鹽的量,還會增加了患癌癥的機會。
總之,肉還是要吃,但要選對種類,中老年朋友如果不注意營養均衡,拒絕吃某些食物,反而容易加快身體器官功能的衰退,引發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