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1、艾灸有治療疾病或是調理身體的作用,因其是屬于溫熱療法,因此對于虛寒性的病癥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2、如胃寒疼痛、或是嘔吐的病癥,因寒氣嚴重而引起的婦女月經不調或是月經閉止的病癥,或是月經來潮前感寒而引起的痛經的病癥等。通過艾灸治療都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對于虛寒或是虛弱性的病癥有治療的作用。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療法是以艾絨為主要原料,將其點燃后放置于腧穴或是病變的部位進行燒灼和熏燙,通過溫熱刺激以及藥物作用來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它的歷史非常悠久,治療的癥狀也比較多,像寒熱虛實皆可用之,有灸治百病之說,艾灸療法具體的作用功效有以下幾個方面:
1、增強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艾灸療法的作用機制與其作用部位的火所產生的溫熱刺激是有關的,這種溫熱刺激可以使局部的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像平滑肌痙攣這類問題,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癥、血腫等病理產物的消散和吸收,還可以引起大腦皮層抑制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的作用。
2、調節免疫功能:艾灸的許多治療,其治療作用是通過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來實現的,這種治療具有雙向調理的作用。
3、治療某些疾病:艾灸對各種急癥、急性疾病、危重疾病的治療和搶救都是適用的,而且還可以用于像虛損、慢性疾病等的滋補與調理,包括我們大家說的內科、外科、婦科、皮膚、兒科以及骨傷等幾百種疾病都可以采用艾灸療法治療,并且療效也是十分明顯的。
4、健脾益胃:如果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溫運脾陽、補中益氣,而常灸足三里穴能夠促進消化,增加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以濡養全身,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5、祛濕散寒、通絡止痛:艾火的熱力能夠透過肌層向下行氣,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對于像風濕、痛經、閉經、胃脘痛、寒疝腹痛、泄瀉、痢疾等病都有療效。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艾灸是常見的一種保健方式,原理和針灸是一樣的,很多人喜歡通過艾灸治療疾病,但是不少人不知道艾灸的作用是什么,畢竟中醫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一起看看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1
艾灸好處
一,改善月經不調,提前
月經提前因為脾氣暴躁,脾是血的管理者,脾氣不好,被管者也就會造反,與此同時,脾虛濕陰神經內分泌失調,身體陽氣火旺或情志抑郁。
艾灸是通過回陽固脫,溫補陽氣,來調理脾腎兩虛引起的脾氣不足,可解郁散肝氣達到身體平衡,可改善內分泌失調,讓子宮卵巢神經活躍達到有效的改善。
二,月經推后
月經延遲量少暗沉有血塊,排出不暢,痰阻,月經淡呈粘液狀,月經前后白帶下多,血虛,蒼白,小腹疼痛,唇齒淡,腎虛,腰酸。
艾灸,散寒祛濕提升陽氣,改善血塊排不出,子宮痰濕太重造成月經不暢,艾有通經絡調氣血,祛濕活血之效。
三,宮寒不育不孕
失眠多夢,月經過少有血塊不排卵(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卵巢是不排卵的),白帶增多,乳房脹痛,宮寒,痛經
艾灸是通過遠紅外線加艾絨溫熱子宮,散寒,改善血液循環,灸相應穴位可提升子宮溫度和活性。
四,婦科炎癥反復
女性陰道口尿道口與肛門臨近,易受感染,滋生細菌,女性生殖器腹腔與外界相通病菌入侵,陰道呈酸性環境,當抵抗力下降時,有些病原體就會乘虛而入。
外陰道炎,白帶增多,外陰瘙癢,宮頸炎
艾灸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讓子宮環境變好,免受細菌危害,加快子宮的分泌物代謝,不殘留,為人體補充元氣,幫助人體自身來修復及代謝。
五,短暫性閉經,幾月未見紅
情緒心理壓力過大,激素不平衡,有肌瘤囊腫,息肉子宮內膜增厚有關系。
艾灸可以有效緩解情緒,放松神經通過艾灸溫熱子宮,激活子宮收縮,內膜才會有節律性脫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宮內月經排不干凈導致長期堆積,長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宮內的垃圾惡露清出。
六,便秘,腸胃蠕動功能失調
便秘是人體最大的病毒的源泉,水纖維素不足,緊張壓力時間過長,精神因素擾了正常的排便習慣,腔肌與盆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不足,胃脹胃寒,胃潰瘍。
艾灸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腸道內的濁氣,有的人做艾灸時,肚子咕咕響就是艾灸促進腸胃蠕動的表現,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經絡排毒及腸道排便。胃寒濕重就會胃脹胃酸胃潰瘍,艾灸有消炎殺菌,驅寒,修復胃部不適的功效。
七,延緩衰老
自由基的大量產生,機體功能開始下降,卵巢內分泌激素不平衡,子宮也代謝緩慢,女性的顏美腸清,面無皺光滑都是子宮平衡激素平衡。
可以艾灸氣海,關元,歸來,神闕來調節,讓氣血充沛,溫經通經,以溫熱刺激,從而扶正祛邪,萬病之源都是損傷了陽氣所致。
八,寒引起的腰腹部肥胖
人體溫度37攝氏度,如果子宮受寒就會感覺冷,人體就會啟動自我防御,在子宮部位多長脂肪來抵御寒冷。這就是大多數女性腹部肥胖的根本原因。
艾灸可以溫熱腰腹散寒祛濕,加快新陳代謝,脂肪燃燒,因為人體濕度上升一度新陳代謝也會上升百分之十二。
九,癌癥
萬病之源起于寒,同樣癌癥病人也是因為身體溫度下降導致,人體溫度到三十六度以下時是癌細胞繁殖最佳溫度,溫度決定生老病死,要預防癌癥就必須以艾灸提升人體溫度排出寒濕。
艾灸的功效
1、安神助眠,幫助緩解壓力。
2、祛風散寒、扶正祛邪、溫經通絡(去風濕、治腹瀉)。有助于緩解宮寒、經痛等虛寒疼痛。
3、保養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癥狀。預防感冒,增強免疫力。
溫灸養生在美容方面有兩大功效
1、溫灸治療和保健在身體方面具有六大功效:溫肌散寒、疏風解表;溫經通絡、活血散瘀;溫中活里、強臟壯腑;溫陰補虛、回陽固脫;行氣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陰陽、保健防病。
2、面部皮膚方面: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白嫩,延緩衰老。
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松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可以廣泛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疾病。從中醫來說,特別對風寒濕痹、脾胃虛證、氣滯積聚、上盛下虛、厥逆脫證、外感表證、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較好療效。
總結:艾灸是現在大家很常見也聽過最多的一種中醫療法,艾灸不僅可以預防感冒,還有美容的功效,現在有很多的女性同胞都會有痛經跟宮寒這個艾灸療法也是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艾灸療法適用的人群也比較的廣泛。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2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1、治療疾病
艾灸療法是中醫學中的一種治療手段,所以它是可以用來治療某些疾病的,可以用于急性發作疾病、危重疾病的搶救和治療,也可以用于慢性疾病的調理,應用的領域也非常的廣泛,像婦科、兒科、外科、皮膚科、骨傷科等,都有應用到艾灸治療地方。
2、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時對人體局部有溫熱的刺激作用,這種刺激可以讓毛細血管擴張,增強身體局部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使局部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從而改善血腫、炎癥等產物的消散。另外,艾灸時的溫熱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利用。
3、祛濕散寒
在施行艾灸操作時,艾灸的熱力能夠透過肌層,向下行氣,所以艾灸又具有祛濕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對于那些風濕、胃脘痛、痛經、閉經等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4、健脾益胃
人體的`穴位眾多,都與各個重要器官相關聯,讓胃部不舒服不消化的時候,可以在中脘穴、足三里處施灸,可以大大提高人體的消化功能,提高腸胃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
5、防病保健
艾灸講究的就是中醫的陰陽平衡,它能使人氣血通暢,所以艾灸還有個很大作用就是能改善人體平衡,日常可以通過艾灸來達到保健防病的作用。我國的艾灸醫學很神奇,據研究證明,艾灸能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保健效果奇佳。
以上是艾灸的五大好處與功效,除了西醫藥物治療,不妨也試試我們中醫的艾灸。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3
1、調和陰陽
人體只有處于陰陽平衡的狀態才能維持健康,如果出現陰陽失衡,就會誘發多種疾病。而平時堅持長期做艾灸,就能調節人體陰陽,能讓人體內部環境處于陰陽平衡的狀態,它既能增強身體素質,也能預防多種疾病發生。
2、溫經通絡
長期艾灸還能溫經通絡,能祛除人體內的寒濕毒氣,也能調理氣血,可以讓人們的氣血循環加快,能防止肢體麻木和關節酸痛等不良癥狀發生。另外,那些患有老寒腿或氣血不和以及面色暗黃的人群,如果能堅持長期做艾灸,也能讓這些不良癥狀很快好轉。
3、散寒止痛
長期艾灸還能散寒止痛,它能加快身體里寒毒的揮發與代謝,能減少它們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平時人們出現胃寒,胃痛,或者手腳冰冷以及關節冷痛等不良癥狀時,堅持做艾灸就能讓這些不良癥狀明顯減輕或者完全消失。
長期艾灸的壞處
長期艾灸只要采用正確的方式,對人類身體沒有什么壞處。但有些人在長期艾灸時,選擇穴位不準確,就會在艾灸以后,讓人們的身體出現一些不適,再就是長期艾灸時,,燃燒的艾條距離人類皮膚較近,容易讓人們的皮膚被煙霧灼傷,這也是人們長期久灸的一個常見壞處。
艾灸的好處
艾灸是一種中醫養生的方法,艾灸腹部的好處非常多。可以健脾和胃,生清降濁;通調三焦,利水消腫;調理沖任,溫補下元;通經活絡,行氣止痛;斂汗固表,澀精補虛;防病駐顏,養生延年等等。
【拓展資料】
一、艾灸腹部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濁
艾灸肚臍可增強脾胃機能,使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泄瀉等。
/iknow-pic.cdn.bcebos.com/29381f30e924b8996a4401c762061d950b7bf6d1"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9381f30e924b8996a4401c762061d950b7bf6d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29381f30e924b8996a4401c762061d950b7bf6d1"/>
2、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艾灸肚臍能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ccade9c047fbfbedab641b15"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ccade9c047fbfbedab641b1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ac4bd11373f08202ccade9c047fbfbedab641b15"/>
3、調理沖任,溫補下元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艾灸肚臍可以調理沖任,理氣養血,固經安胎。臨床用于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iknow-pic.cdn.bcebos.com/6f061d950a7b0208b283471e6ed9f2d3562cc883"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6f061d950a7b0208b283471e6ed9f2d3562cc88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6f061d950a7b0208b283471e6ed9f2d3562cc883"/>
4、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藥貼臍后,能夠通經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于腸麻痹、痹癥,手足麻木及諸酸痛證。
5、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艾灸肚臍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調整體質,使氣血調暢,營衛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于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泄、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6、防病駐顏,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氣舍,是強壯保健的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致肌膚的作用。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用于虛勞諸疾,神經衰弱和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二、艾灸的原理
艾灸是將艾條或艾絨,放置在體表的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灼,熨燙或貼敷,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和氣血,扶正祛邪,調整人體生理功能平衡,達到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的目的。
/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c889a9de9cef76c6a6ef63e7"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c889a9de9cef76c6a6ef63e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9a504fc2d5628535c889a9de9cef76c6a6ef63e7"/>
三、艾灸的禁忌
1、凡屬實熱,或陰虛發熱,邪熱內熾等癥,如高熱,高血壓,肺結核晚期,大量咯血,嘔吐,嚴重貧血,急性傳染性疾病,皮膚癰疽癤瘡并有發熱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療法。
2、器質性心臟病伴隨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癥,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顏面部,頸部以及大血管走行的體表區域,粘膜附近,均不宜直接灸。
4、近代針灸臨床認為,除了睛明,素髂,人迎,委中等穴不宜艾灸之外,人體的其他穴位均可采用艾灸療法。
/iknow-pic.cdn.bcebos.com/574e9258d109b3ded08f9f97c0bf6c81800a4c18"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74e9258d109b3ded08f9f97c0bf6c81800a4c1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574e9258d109b3ded08f9f97c0bf6c81800a4c18"/>
【參考資料】
/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C%BB%E8%89%BE%E7%81%B8%E5%85%BB%E7%94%9F/3811315"target="_blank"title="中醫艾灸養生-百度百科">中醫艾灸養生-百度百科
做艾灸都有什么好處?
常做艾灸對身體好處多多:
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
可以廣泛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猶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燒材料,熏著或溫慰體表一定部位,通過調整經絡臟腑功能,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葉為主,其氣味芳香,辛溫味苦,容易燃燒,火力溫和。
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癥、斑痕、浮腫、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
同時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謝產物的排泄;還可引起大腦皮層抑制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