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糖尿病人吃水果?看完你就懂了!
患者老王,患2型糖尿病3年多,平常規范服降糖藥物,血糖均在5~6mmol/L之間,今天空腹血糖8.7mmol/L,火急火燎地跑到門診來問我。
老王說,某醫生告訴他,西瓜含糖量低可以吃。忌口很長一段時間的老王聽到這個消息,別提多高興了,再加上這幾天天氣熱,吃西瓜剛好能解暑。
于是,這幾天,他天天吃西瓜,每次都吃一斤以上。
我聽老王這么一說,立馬知道問題出在哪了。我告訴他,血糖之所以升高,就是吃西瓜吃多了!
西瓜雖然含糖量低(6.8%),但血糖生成指數是72,一斤西瓜的糖負荷就達到了24.5(以不超過10為宜),血糖自然控制不好。
01
糖尿病患者該怎樣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水果,該怎么吃?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影響血糖的三個指標:碳水化合物含量、血糖生成指數(以下簡稱GI)和糖負荷(以下簡稱GL)。
?碳水化合物含量
“就是平常所稱的含糖量,指的是100g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代表著食物的熱量。
”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嚴格控制攝入量,就是控制總熱量,如果攝入總熱量過多,就會影響血糖,加重糖尿病。在一天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吃些水果是可以的。
但是,患者攝入多少熱量的水果,就需要從主食中減少相應的熱量。為了保證食物的多樣性,還是以低熱量水果為好。
含糖量10%為低糖水果,含糖量10%-20%為中糖水果,含糖量20%為高糖水果。
?GI值
“GI值是指進食50g食物后2小時內的血糖增值與進食50g葡萄糖后2小時內血糖增值的比值,是衡量該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
”GI越高的食物,進入胃腸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進入血液的峰值高,血糖升的高、波動大,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GI55為低GI食物;55-70為中GI食物;GI70為高GI食物。
?GL值
“GL值是指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以含糖量計算)與該種食物GI的乘積再除以100。它能綜合反映食物中糖的性質和攝入量,同時考慮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質與量對血糖和胰島素的影響。
”GL10為低GL食物;10-20為中GL食物;GL20為高GL食物。
02
選擇合適的水果,主要看這個指標
判斷一個水果(食物也是一樣)對血糖的影響,不能把水果的含糖量和GI分開看,要把這兩個指標結合起來,也就是GL,GL才是關鍵的一個指標,只要這樣才能找到適合的水果。
常見水果的含糖量、GI、GL及熱量排行榜見下圖,綠色部分可以食用,黃色部分限量食用,紅色部分不建議食用。
03
進食水果原則
綜合以上情況,糖尿病患者進食水果需遵守以下原則:
?前提條件
血糖控制的比較理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 糖化血紅蛋白<7.5%。
血糖控制不理想再吃水果,就是自找麻煩,沒有人愿意為了吃水果而增加降糖藥物吧。如果確實想吃水果,那就用西紅柿或黃瓜來代替。
?進食時間
安排在兩餐之間進食,尤其是快到飯點時間經常出現饑餓感的患者,建議用水果充當點心。
?控制總熱量的攝入
不管什么樣水果,多少都含有熱量,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水果。所以要控制水果的進食量,應在主食中扣除進食水果的熱量。
?選擇低GL水果
選擇低GL的水果,可以多樣化,以不超過10GL為原則。高GL的水果不宜食用,如:熟香蕉、棗、椰子、葡萄干等。
一些低GL但高GI的水果如西瓜,為了減少食后血糖聚升,每次只能吃少量,可以分多次食用。
?及時監測血糖
這點最重要,以上很多都是理論上的東西,GI值是以正常人為標準,且個體不同,消化吸收能力也不一樣,對血糖的影響也有差異。
所以當患者剛進食水果時,或進食水果的品種和/或量有變化時,都要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然后根據血糖情況決定吃或不吃,或量的增減。以此類推,可以用于GL相差不大的水果。
再回到上面的問題,究竟該怎么教老王吃水果?
老王,血糖均在5~6mmol/L之間,血糖控制滿意,想吃西瓜或其他水果。
第一種方法:
建議西瓜攝入量每天控制在半斤以內,分2-3次在兩餐之間食用,并在主食中減少77.5千卡熱量,折算熟米飯約70g,或生米約20g(100g熟米飯熱量為116千卡,100g生米熱量為346千卡)。
第二種方法:
換成其它低GL的水果,如200g的櫻桃或草莓,合計GL為8.6,熱量為156千卡,分2-3次在兩餐之間食用,并在主食中減少156千卡熱量,折算熟米飯約130g,或生米約50g。
囑咐在進食水果期間要連續監測血糖(空腹、餐后)2-3天,根據血糖情況進行調整。
最后筆者給大家提個小問題:
100g的西瓜含糖量才6.8%,全部吸收葡萄糖也才6.8g,為什么GI值會達到72,接近100g的葡萄糖GI值?
來源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參考文獻: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楊月欣主編,2018.7
科室簡介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創立于1989年,在賈淑琴主任帶領下成立,與消化科共用門診和病房(內二科),2003年獨立內分泌科門診,艱難發展。2006年獨立內分泌科病房,與消化科共用護理單元(十病區);醫院任命任衛東擔任內分泌科主任,內分泌科確立了以建成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團結協作的學習型團隊為目標,開展了胰島素泵治療、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糖尿病神經血管病變篩查,動態血糖監測等以糖尿病診治為主的醫療技術,不斷發展。
2011年內分泌科獨立成立24病區,在任衛東主任帶領下快速發展,先后開展了甲亢碘131治療、骨質疏松癥、矮小、內分泌高血壓、垂體疾病、性發育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等內分泌專業疾病診療,成為一個兼有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以治療內分泌疾病為特色的專業科室。
內分泌科現有醫生14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師5人,住院醫師2人。碩士生導師1人,博士生(在讀博士)2人,醫生均為研究生學歷。有護士17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有2名護士持有糖尿病教育專科護士證。
內分泌科年門診量4.3萬人次,目前門診開設了生長發育(矮小)門診、內分泌高血壓門診、糖尿病宣教(免費)門診、肥胖專病門診、甲狀腺專病門診,內分泌專家門診和普通門診。
內分泌科病房床位65張,年住院2049人次。科室是國家衛計委授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內分泌專業)培訓基地,是中華醫學會授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認證單位,糖尿病院內血糖管理培訓實踐基地,共青團河北省青年文明號。曾多次獲得過院級的“先進科室”、“先進護理集體”等稱號。
內分泌科于2014年7月9日創立了一附院內分泌科公眾號,持續宣傳健康知識,目前關注人數64302人,每天閱讀量在10000人次以上。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團隊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他人有所幫助
可以轉發到朋友圈或轉給有需要的人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本
微信公眾號
內分泌科醫辦室:0313-8041519
無恒難以做醫生,做任何學問都要勤奮和持久,學醫尤需如此。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之處在于,一舉手一投足都接觸病人,醫術好些精些,隨時可以活人,醫術差些粗些,隨時可以害人。一個醫生,如果不刻苦學習,醫術上甘于粗疏,就是對病人的生命不負責任。當然,就是勤奮學習,也不等于就能萬全地解決疾病。但無怠于學,至少可以無愧于心。
聲明:凡注明來源的均屬轉載,轉載只限于分享專業知識和醫學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者不應無償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rwdlln@126.com,我們會及時改正或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