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檢查變“白肺”!不是因為新冠,卻是因為消毒

?點擊標題下的生活與健康報關(guān)注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近日,鄭州市中心醫(yī)收治了兩名患者,張女士和王女士,她們并沒有發(fā)燒、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不過,當看到她們的胸部CT結(jié)果,醫(yī)生嚇了一跳!

雙肺多發(fā)毛玻璃樣,正是新冠肺炎患者CT影像的典型特征。

圖片來源: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微信號

鄭州市中心醫(yī)院醫(yī)生李鳳芝介紹說:“張女士和王女士,她們兩個都是以頭暈乏力、悶氣入院的,然后因為在疫情期間常規(guī)查胸部CT,結(jié)果顯示是那種毛玻璃樣改變。”

但是問題又出現(xiàn)了,李鳳芝說,“從影像上看是非常的像(新冠肺炎),但是這個病人接觸史、癥狀表現(xiàn),然后還有包括她的血象,也是不符合的,包括她也沒有去過武漢,小區(qū)也沒有確診的病例,特別納悶這個病人到底是不是新冠?!?/p>

最后,在醫(yī)生的詢問下,終于找到了原因!——過敏性肺泡炎!

鄭州市中心醫(yī)院醫(yī)生張小紅在接受河南民生頻道采訪時說:“詳細地詢問病史,再問她家庭的消毒結(jié)果,病人說在家里邊用84消毒,確定她就是一個過敏性肺泡炎,我問她配比,病人又不知道怎么配,看到電視上說用巴氏消毒就弄點水一混就在屋里消毒,消毒以后又不知道開窗通風,長時間地吸入高濃度的84就引起了肺部的損傷?!?/p>

接下來兩天醫(yī)生把患者房間的消殺用品換成酒精后效果立竿見影,兩位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zhuǎn)了很多。

不當使用,84消毒變投“毒”!

含氯消毒劑雖然對冠狀病毒有明確的消毒作用。但是,使用方法不對,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長期高濃度、高劑量使用或者長期暴露在含氯消毒液中,都可能會刺激皮膚、口腔、眼、鼻、呼吸道、肺部等,并致使這些組織和器官受損。

① 刺激呼吸道:84消毒液暴露在空氣中易揮發(fā)出氯氣,吸入呼吸道后,與呼吸道黏膜所含的水分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刺激上呼吸道黏膜,于是會出現(xiàn)如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情況。

② 刺激皮膚:使用84消毒液的時候,沒有用手套來阻隔開皮膚與消毒液的接觸,會對人的皮膚和黏膜有較大的刺激,手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有些易過敏的人群還會出現(xiàn)斑丘疹、瘙癢感、眼瞼水腫等情況。②③

使用84消毒液要注意這6點:

① 用涼水稀釋后使用

84消毒液要按照說明書合理配置濃度,用涼水稀釋,不要用熱水!

84消毒液的常見濃度是2%到10%,具體配比要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以5%的84消毒液為例的話,每升消毒液含有有效氯是50克,說明書要求100倍稀釋,也就是1份消毒液要用99份的水加上之后才能使用。

為了方便大家配制,84消毒液的瓶蓋容量一般是10毫升,可以把瓶蓋作為一個量杯,配制時先戴上橡膠手套向盆里加入一瓶蓋的84消毒液,再放1000毫升水,可以用500毫升的瓶子裝滿水,倒兩瓶,進行攪拌混勻。

② 用84消毒注意通風

如果使用84消毒液拖地等,要保持通風,直到空氣中的味道徹底消散。避免直接接觸。

③ 84也有消毒時間

注意消毒劑的作用時間,如說明書寫20分鐘,就是擦拭后2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物體表面。

比如用84消毒液擦拭馬桶圈、廁所門把手后,記得過2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一下。

④ 不要和其他洗滌劑混用

不要把84消毒液與其他洗滌劑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尤其是潔廁劑混合,會產(chǎn)生大量氯氣,刺激肺部。

⑤ 有些物品不要用84消毒

因為84消毒液具有漂白和腐蝕性,因此不能用在彩色衣物、金屬銅鋁制品、皮質(zhì)沙發(fā)等消毒。

⑥ 使用時請佩戴手套

因為本身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所以使用時候最好戴上橡膠手套。

如果不慎接觸到84消毒液時,怎么辦?

①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②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并就醫(yī)。

③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應立即并就醫(yī)。

④ 食入:飲足量牛奶,并及時就醫(yī)。

本文參考資料:

①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微信《肺部CT呈毛玻璃影?!都是“84”惹的禍!》

② 羅林麗. 84消毒液既消毒又“放毒”[J]. 中南藥學(用藥與健康), 2016(6).

③ 李久民. 84消毒液引起人體不良反應的55例臨床分析[J]. 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4,005(002):141.

④ 國家衛(wèi)健委官網(wǎng)《84消毒液如何正確稀釋使用【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306)》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sijiyangsheng/view-18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