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男子痛風發作,被活活疼死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病例!我第一次聽說的時候也被嚇到了。
來自江西的趙師傅,今年已53歲。對于已經患有痛風20年的趙師傅來說,痛風這件事他毫不在乎。
每天依舊抽煙、喝酒,就連在吃飯上也是大魚大肉,可謂"神仙"一樣的生活,痛風發作起來,也就是吃一點止痛藥就"敷衍了事"。
時間長了以后,趙師傅在某天夜間痛風發作起來,就連吃止痛藥也不管用,最終引起多個器官功能衰竭。醫院進行了全力搶救,但仍舊沒能將其挽留,最終活活"疼死"!
痛風,疼起來像老虎在咬關節一樣!
痛風,俗稱"白虎歷節"。為什么這樣說?因為痛風發作起來,就像"老虎在咬關節"一樣。
從醫學角度來說,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
據《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中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其中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長率迅速增加。預計2020年,痛風人數將達到1億。
為什么現在 痛風 多了?
除了遺傳因素外,與生活因素也分不開,其中6個原因中,一半都與吃有關。
1 ,肉類飲食太多了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楊岫巖在中山一院的文中談到,飲食結構的突然改變是國人痛風由以前“罕見”變成如今“多發”甚至“高發”的禍首。
我們的祖輩都是以谷類食物為主,而到了我們這一代人食物結構突然發生了變化,變成以肉類食物為主。
大量肉類食物中的嘌呤,就會轉化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謝和排泄能力,導致高尿酸血癥,所以痛風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2,甜飲料喝的太多了
大部分甜飲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漿”,而痛風發作和果葡糖漿的攝入量,存在正比關系。
2011年,在美國國家圖書館中收錄的一篇關于《尿酸和果糖的流行病學》(The Epidemiology of Uric Acid and Fructose)的研究中發現:
每周喝5-6 次含有果葡糖漿飲料的人,患痛風幾率比正常人高出29%,
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漿飲料的人,痛風幾率竟高達85%!
3,喜歡吸煙和喝酒
喜歡吸煙和喝酒,會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巖峰于2017年08月01日在健康時報老人版刊文表示,別管什么酒,痛風面前,沒有哪個酒是好的。酒中并不含嘌呤,也不產生尿酸,其代謝產物是乳酸。但恰恰是這個乳酸,會和尿酸在腎臟競爭性抑制其排出。
戒酒很關鍵,所有的酒類都會誘發痛風,啤酒最快,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會轉化成碳酸,降低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
4,肥胖太多了!
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畢竟大部分都是吃的太好,大魚大肉、甜飲料,但運動不足。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風濕免疫科余金泉在2016年11月15日健康時報老人版刊文表示,超重或肥胖是引發痛風的因素之一,減重可以幫助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5,運動的太少了
適量的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有利于身體廢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
大魚大肉吃的多,不僅會帶來肥胖問題,也會影響代謝。
6,熬夜太多,壓力太大
近年來的分析發現,壓力過大成為誘發年輕人痛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凌光輝在接受長沙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加班熬夜對于許多年輕人來說不可避免,過度勞累可使人體自主神經調節紊亂,易致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包括腎血管的收縮,從而引起尿酸排泄減少。如果長時間緊張工作,過度疲勞,就有可能誘發痛風。
尿酸高全身都受罪!
1,傷關節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風濕內科副主任醫師鄭東輝在2016年04月29日健康時報醫院版刊文表示,痛風急性發作時,受累關節(多見于大拇趾、足背)局部常常出現顯著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圖片來源:《四川痛風及高尿酸血癥臨床診療指南(2017)》
北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程永靜在2018年12月04日健康時報醫院版刊文表示,痛風石常見于鷹嘴囊、跟腱、第一跖趾關節、耳廓和指腹等,可侵犯關節周圍組織,引起骨質侵蝕、骨膜反應和軟骨損害,引起關節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
2,傷腎臟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李勝光在2018年4月27日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痛風不僅痛起來要人命,導致痛風石、關節損傷,更嚴重的是腎臟損害。數據顯示,1/3長期痛風者有腎臟損害,表現為慢性痛風性腎病、尿酸性腎結石和急性梗阻性腎病。
艾灸+刮痧,讓痛風不痛
對于痛風,我們總結了兩種途徑,幫助體內的尿酸尋找出路,將這些有害物質排出體外。
一個是艾灸,可以刺激臟腑,加強腎的功能,促進排毒;再一個,艾灸患處,可以促進氣血循環,活血化瘀,促進痛風石的化解、排出;最后一個原因是艾灸可以通過皮膚出汗,加速尿酸排出。
另一種排毒就是刮痧了:刮痧我們都知道,刮痧的過程中,人體的毛孔會打開,會因為不同的體質出現不同顏色的痧斑,毛孔的開泄有助于體內毒素的排除。
艾灸加刮痧,我們給這個調理方法起了一個很溫暖的名字 “溫通療法”。
第一步:先溫通刮痧,部位重點在背部的膀胱經(肝俞、脾俞、三焦俞、腎俞),通過刮痧刺激人體經絡,通血脈。把尿酸排出體外。
第二步:艾灸。艾灸治療主要以痛點為主,和腫脹的部位,這些都是我們施灸的重點。
同時加上中脘,神闕,關元和足三里,腎俞,陽陵泉、太溪。因為我們不僅僅要治療痛點,我們還要用艾灸的方式來恢復體能,來恢復被疾病破壞的正氣,用艾灸來升元陰元陽。尿酸少了,痛風癥狀自然就緩解了,免疫力也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