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入夏不久,但最近全國氣溫不斷攀升,尤其端午假期,真的是扌丸 、、、、亻匕了!
在高溫環境、高強度訓練背景下,中暑所造成的非戰斗減員可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
軍醫提醒千萬警惕“中暑”這個隱藏殺手,今天的軍醫小課堂就給大家科普下相關知識。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
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
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
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
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中暑“三大類別”
先兆中暑
口渴、食欲不振、頭痛、
頭昏、多汗、疲乏、虛弱,惡心及嘔吐,
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
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調,
體溫正?;蛏叩取?/p>
輕癥中暑
除上述癥狀外,體溫往往在38攝氏度以上,
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
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
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躺解衣,
降溫,補充水和鹽分,
可于數小時內恢復。
重癥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1)熱痙攣:肌肉痙攣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大量出汗和飲用低張液體)和過度通氣有關。熱痙攣也可為熱射病的早期表現。
(2)熱衰竭:其征象為大汗、極度口渴、乏力、頭痛、惡心嘔吐,體溫高,可有明顯脫水征如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或暈厥,無明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表現。
(3)熱射?。浩湔飨鬄楦邿幔ㄖ蹦c溫度≥41℃)、皮膚干燥(早期可以濕潤),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周圍循環衰竭或休克。
此外,勞力性者更易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熱射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高熱、無汗、昏迷。
33℃是防暑降溫的起始溫度,而35℃就應及時補足水分及電解質; 要保證睡眠,謹防訓練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動、情緒低落、不能靜心思考等情緒中暑。在訓練過程中,要留意心慌、氣急、頭暈、異常疲倦或體力不支、汗少、尿少等前驅癥狀。
“熱習服”訓練對于預防中暑尤其重要。
研究表明,未進行過熱習服的官兵在炎熱夏季實施5公里越野訓練,是發生熱射病的最主要原因。 熱習服,是后天獲得的、機體對熱環境刺激的保護性生理反應,又稱獲得性熱適應或生理性熱適應。
部隊可以組織官兵每天在高溫、高濕下訓練,負重行軍、跑步連續訓練10-12天,運動量逐漸加大,個體化制定每日訓練量,達到出大汗,脈搏要達到140次,使人體達到90%以上的熱習服程度,耐熱力就會顯著提高。
在訓練過程中,如果參訓人員脈搏大于170次,體溫大于38攝氏度,則應停止本次訓練,保證訓練過程安全、高效。
中暑的急救方法
轉移
01
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通風、陰涼、干爽的地方,使其平臥并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
降溫
02
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戰地救護人員可以用50%乙醇擦浴傷員除敏感區外全身皮膚并肌肉按摩,4℃生理鹽水進行反復胃灌洗或直腸灌腸,4-10℃冷卻無菌生理鹽液靜滴500-1000ml/小時等等。
有條件的也可以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補水
03
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于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癥狀。
促醒
04
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轉送
05
對于重癥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地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后、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
預防及注意事項
(1)大量飲水。在高溫天氣,不論訓練量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要科學進食,時令蔬菜、新鮮水果、綠豆湯都是必備食品,訓練前、中、后及時補充水分和運動型飲料,不要等到感覺口渴時才喝水。
(2)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高溫時不宜飲用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同時,要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
好啦~本次《軍醫小課堂》下課啦!
希望本節課能夠幫助你遠離中暑!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
明天就要上班了!
趕快調整身心
擊退“節日綜合征”的困擾
明天工位等你哦~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秦偉棟 鄭集家 董錦濤 鄒松高 諶登川馬善金 黃騰
編輯:李玉潔 柴瀟
編審:任旭
投稿郵箱:zgjw_81@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軍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