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存在都有理由,但未必合理。
來源:“39深呼吸”微信號
作者:李瀟瀟
5月初,某相聲演員“家中有車有房,生病后眾籌百萬”的消息引爆輿論,人們注意到眾籌平臺存在的審核缺陷,也發現眾籌背后竟然還隱藏著一條做假病歷的黑色產業鏈。
相聲演員患病眾籌百萬引發爭議。/ 網絡圖片
記者實際探訪發現,找到做假病歷的人并不難,做一份假病歷成本也并不高,2000元就能做一份北京任意一家三甲醫院的全套病歷。
假病歷騙眾籌,2000塊就能辦全套
一份完整的病歷包括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客觀資料。
這樣一份復雜的資料清單,如果是真的患者,只要付一個復印費或快遞費就可以在醫院病案室拿到。沒有生病但需要假病歷的呢?別擔心,在做假病歷的人那里是小事一樁,只要你肯給錢。
記者以“想辦一份病歷參加眾籌”為由,通過微信聯系到一個男賣家,他在語音回復中稱,全套病歷資料2000元,北京所有三甲醫院都能做,病歷資料中收費收據、檢查單這些都有,隨便什么腫瘤都可以,不過腫瘤的病程不能指定。
與病歷賣家的對話。/ 網頁截圖
男賣家表示,資料都是從醫院出來的,章也是真的,可以放心拿去眾籌。事實也的確如此,2018年6月就有自媒體稱,通過提交假病歷“籌”到了20萬,之后又有自媒體稱,10塊錢買了一個故事,“籌”得50萬。
如果說利用假病歷+假故事騙眾籌,是利用了人們的善良和愛心,直接從個人的錢包里掏錢,消解了人們的愛心,那么利用假病歷騙醫保,則是從人們的公共錢包中掏錢,觸犯了法律底線。
售賣假病歷的男賣家還幾次強調:“拿這些資料籌款可以,但不能報銷,因為醫院里沒有存檔。”但實際上,利用假病歷騙保也早就不是新鮮事兒,各地在2018年掀起打擊騙取醫保基金的行動。
近年發生多起利用假病歷騙醫保的案件。/ 網頁截圖
2018年4月,云南保山市施甸縣公安局通報,段某和施某從2017年開始通過偽造假病歷、騙取醫保及社會保險52萬余元的,被刑事拘留。
2018年10月,吉林長春市對761家定點服務機構進行進行了處罰,2家單位被解除了醫保服務協議,其余的759家機構被處以停網整頓、拒付違規費用、扣除年度考評分、責令整改等處理。
我們無法確定做假病歷騙眾籌的男賣家是否是醫院內部人員,但在套取醫保資金這塊,則直指醫院內部的腐敗。2018年11月,央視曾曝光沈陽兩家醫院涉嫌騙取醫保基金的問題,當地有關部門調查發現,醫院通過中間人拉攏介紹虛假病人,制作假病歷騙取醫保基金。
廣東衛計委巡視員廖新波評論醫院騙保。/ 微博@波子哥-廖新波
醫保本是救命用的錢,當個別人以自身利益出發打起了壞主意,違法事件也就出現了。事后的打擊力度誠然重要,但建立起醫保基金監管的長效機制,才是更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比較打擊騙取醫保的嚴厲,目前對騙取眾籌的案例,法律上缺少明確的規定,往往是激起了社會道德層面的譴責,以當事人的退款和道歉結束。一次次假眾籌打擊的是整個社會的信任氛圍,挽救這種信任不僅需要平臺加強審核機制,更需要法律加強事后的打擊力度。
假病歷混臨床試驗,臨床醫生的無奈
假病歷除了用來騙取醫保或發起眾籌就沒有別的用途了嗎?39深呼吸在調查中發現,假病歷還有更長的業務線。
北京某腫瘤科大夫爆料稱,還有患者利用假病歷千方百計進入臨床試驗。
《我不是藥神》給全國人民上了一課:世界上唯一治不好的病是窮病。對于很多腫瘤患者來說,很多時候由于經濟壓力,而無法接受必要的治療。電影中的患者瞄準了印度的仿制藥,現實中還有人瞄準了新藥的臨床試驗。
新藥上市前都會進行臨床試驗,更早之前的動物試驗是用小白鼠,這個階段要用真實的患者。在用盡所有治療辦法的前提下,不少患者愿意入組,可以用新藥,可以獲得最前沿的治療方案。
每個臨床試驗都有自己的入組條件,不僅僅是疾病名稱一致,而是對治療過程、病人身體狀態等也有要求。有患者卡在了入組條件上,又認為某臨床試驗上的藥對自己有效,就想到制造假病歷,照著入組條件,編造自己的既往病史。
某個治療EGFR罕見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的臨床試驗排除標準。/ 網絡截圖
“這太可怕了。”這位醫生介紹,目前國內病歷資料系統,彼此無法互通,做臨床研究的醫生無法知道某位患者在此之前接受了什么治療。他就曾經遇到過,完全符合入組要求的外院患者,太完美了,打電話給之前醫院,才發現真實的治療和病歷資料上的完全不符合。
這名醫生還透露,一些臨床研究分中心,對某些藥物的研究結果和預期差很大,按照病歷往回推理,發現把一些不太符合條件的患者也勉強拉進來了。
臨床試驗是為了驗證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完美的假病歷無疑干擾了試驗的設計。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醫生要做更多的審核工作,目前臨床試驗是保護患者的,即使提供了虛假病歷,也不存在追回費用或懲罰患者一說。
“想成功進入臨床試驗,重點是前期規范的治療。”這名醫生也強調,現在國內腫瘤相關的臨床試驗很多,患者可以真實上報信息,這個研究不符合條件,其他的研究也可能找到符合的。
某患者招募平臺上的在線報名表。/ 網絡截圖
假病歷換假期,150塊就夠了
假病歷騙眾籌騙醫保有太大的法律風險,假病歷混進去臨床試驗是少數人的需求,實際上,假病歷最大的市場是開病假條。
再牛的醫院都可能在廁所這件事兒上存在bug,在北京某三甲醫院門診二樓的女衛生間,記者看到三扇廁所門滿滿當當都是字,仔細一看,都是“代開假條”的信息。
寫滿代開假條的廁所門。/ 攝影:楊喬
我們隨意選取了一個電話打過去,以“開假病歷請假”為由咨詢,在說明需要假條+病歷復印件兩個證明和請假一個月的需求后,接電話的女子報了價:一張最低160,一次最多開兩周,一個月分兩次開就行,一下子開幾個月或半年誰也開不出來。
其實,不用去醫院廁所,通過某寶搜索“代做病歷”,或者在QQ上以“地名+病歷”為關鍵詞搜索,甚至去找醫院的黃牛,均能或直接或間接找到相關服務。
在某寶上搜索到的相關店鋪。/ 網絡截圖
記者通過某寶聯系了一位賣家,對方要求添加客服微信后再咨詢購買事宜。和活躍在醫院門口的黃牛一樣,其微信名字前面也有一個大大的A字,保證顯示在每個人的好友列表的第一位。添加后說明來意,客服給了詳細的報價,診斷證明60,手寫診斷證明100,定制證明120元……
與某寶客服的對話。/ 網絡截圖
賣家發來的假病歷報價。/ 微信截圖
幾百塊錢開的假條經得起公司那一關嗎?賣方是醫院內部的人嗎?無論是電話還是微信,賣家們均避開了這個敏感問題,但對于假條的靠譜性,一張假條報價160塊的女子表示:“靠譜的假條就是實實在在找醫生,我們做的,說白了,假的,除了外觀,其他什么都保證不了。”
開假假條的有學生,也有上班族,這種行為傷害的主要是企業。2017年4月,富士康曾發文揭露,鄭州多個園區存在診所、超市、藥店等出售假病歷的現象,并指責“員工購買假病歷騙取公司有薪假期的行為,影響了公司正常的生產秩序和崗位人力安排,也造成了公司資源的損失。”
富士康嚴打假病歷。/ 微信截圖
上班族朝九晚六,動不動就要996,企業的苦惱似乎很難獲取大眾的同情和支持,但這不能掩蓋假病歷的造假本質。
醫療事關生命健康大事,陽光下的那條產業鏈有太多漏洞,于是就有了暗夜中的一條條黑產業鏈,從醫院門口高價賣專家號的黃牛到回收快過期藥的藥販子,從找熟人加床的患者到給醫生送錢的醫藥代表, 39深呼吸都曾作過相關報道。
無論是開假病歷,還是找人加號,對于很多普通人來說,利用這些漏洞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大環境下的無奈之舉,是無須苛責的小事。然而,站在更大的社會視角,這一切是道德的淪喪,還是制度的不健全,是值得追問的是非題。
存在都有理由,但未必合理。正如曼德拉所言,如果習慣了黑暗,你便會為黑暗辯護。對于假病歷,我們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精彩回顧
?“舉報自己吃回扣”官方通報,當地衛健委:一個醫生都不會放過
?繼舉報導師、舉報自己后,河南一女子舉報丈夫收回扣, 紀委介入
?公職人員毆打醫生,“精神疾病”險些又成擋箭牌!
?流量明星王源吸煙上熱搜:哪位醫生不是一邊規勸患者,一邊吸個不停?
戳這里,更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