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迫要提早接受命運的考驗。
來源:福建衛生報
記者:陳坤
本文為轉載。
ICU又叫重癥監護室,
是醫院里最特別的一個部門。
因為費用高昂(日均約3000~20000元),
它被稱為最昂貴的酒店,
但也許更形象的說法是死神的餐館。
大多數年輕人,從沒想過自己會進ICU。的確,年輕人在ICU是稀客,但殘酷的現實是——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3年,年輕人(20~39歲)癌癥病發率增長了近80%。
有機構統計,從1969年日本一位29歲報紙發行員的猝死開始,全球每分鐘就有3位25歲~40歲的年輕人猝死;在中國,每年猝死的人數多達55萬,其中2/3是沒有相關病史的健康年輕人。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被迫要提早接受命運的考驗。
一個受訪對象心有余悸地說:
“原來年輕人也是會突然死掉的。”
什么是生命中更重要的東西,
以及人到底應該怎樣活著?
看完他們的故事,
你也許能找到答案。
36歲,阿景:出院后,全家都開始鍛煉身體
29歲時,我進了ICU。
當時醫生并沒有查出病因,一開始只是普通的感冒,接著胃痛,然后慢慢嚴重,最后多器官衰竭,呼吸機都上了,還出現急性腎衰竭,需要透析。
一向自詡身體強壯的我,在ICU里住了整整30天。
ICU里床位之間用簾布隔擋的,病床周圍都是各種治療機器,還有監控生命體征的機器。耳邊除了醫生、護士的說話聲,就是機器發出的滴滴滴的聲音,夜深人靜的時候特別明顯,那種無助感會鉆進你心里。
值夜班的護士會陪我們聊天,什么都聊。還記得有個護士拿了個蘋果給我,說要保佑我平安。也只有病倒了才會感覺到家人對自己是真的好。那時候,父親每天晚上都睡在ICU病房門口,母親則為我能趕快好起來到處奔波。妻子本來是比較內向的人,為了了解我的病情,常常看到主治醫生都會主動打招呼,找話題聊天。
經過那一“劫”,我真覺得就像重新活過一次一樣,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和健康。
出院后,生活更加規律了,也更加注意養生和鍛煉。每天吃完晚飯都會出去走一個小時,然后養成每周至少鍛煉2次的習慣。家里人也和我一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父親每天早上都會去江濱公園跟著師傅學武術;妻子也開始運動,而且減肥成功。
原先做記者一周也就休息一天,每天都很遲回家。病前的一個多月,是我忙得最兇的時候。那時候白天采訪,晚上做圖片編輯,基本要深夜12點多才回去。出院休養了一段時間后,我就把工作辭了。
現在更愿意把時間留給家人,基本上每天都會早早回家,每年都會帶著他們出去旅游。有時回想起來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當初為什么要那么糟蹋身體?
20歲,阿輝:即使背著10斤重的電池,還想再去看世界
去年12月9日,我在武漢協和醫院裝了人工心臟,在ICU里住了8天。
那8天里,有個專門的護士在床邊24小時守著我。那時我可以說話,但身體不能控制,即使想坐起來、翻個身,甚至只是蹬個腿,都得別人幫忙,餓了就對護士說“我想吃飯”“我想喝水”。
說到喝水,我從沒對水這么渴望過。剛做完手術那幾天,醫護們說我一點水都不能喝,嘴都干得掉皮了,感覺自己像棵快干枯的植物,只能偶爾用棉簽蘸水潤下嘴唇。
手術之前,我特別喜歡喝水,尤其是冰水。但手術以后,我變得不愛喝水。因為喝水太多,對我的心臟有負擔。
隔壁床的一個也是在等心臟供體的病友,病情沒我嚴重,但就是因為一口氣喝了500毫升的礦泉水,突發心律失常,最終沒有被搶救回來。
當初在等心臟供體的過程中,我突發室速室顫,醫生緊急把我送進ICU。在ICU里,醫生跟我說,10個球不可能10個都進,可能進了9個,只有1個沒進。他的意思是,即使我早期裝了ICD(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但近期頻發的心律失常太危險了,很有可能ICD“打”不過來,就沒救了。在取得我同意后,醫生們為我緊急安裝了人工心臟。
目前,我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調養。心外科董疑醫生一直鼓勵我,說我今后可以有更多時間等待心臟供體,或者也就適應了這顆人工心臟,更好的情況是,心臟功能恢復,以后還能免于心臟移植。我也很有信心,我想今后我“進球”的概率應該更高了吧。
之前,我也總愛往外跑。現在出門前,我會先看下天氣預報,確認沒下雨后再出門。我還想再去看看世界,即使得背著10多斤重的電池。我想我會很快適應的。
31歲,阿土:感謝家人,還有很多陌生人的善意
3年前,剛過完年,我和岳父去雞場里抓雞給懷孕的老婆吃。過了一個星期,突然渾身軟綿綿,還吐了血。在家附近醫院治了不好,被轉送到福州肺科醫院。
到醫院后,我被確診感染H7N9。當下被通知進ICU,再醒來就是20多天后了。
17號床,是ICU里被隔離出的一個房間。我在那躺了兩個多月。
一開始,話也說不了。母親來看我,剛說兩句我眼淚就下來了。她說的第一句是:在這里要好好休息;第二句是,大家都在等你回家。
當時,我哥還舉著手機讓我和家里4歲的女兒視頻。女兒看我的眼神很陌生,因為我鼻子里插著管,臉也腫了,可能她覺得在看一個妖怪吧。老婆一直在旁邊讓女兒跟我打招呼。那時她已經懷孕6個月了。
還有些事,是我后來才知道的。因為缺錢,母親去家鄉當地市場跪下來乞討,我哥以他自己的名義向別人借了十幾萬給我治病。我爸,原本就有小中風,聽說我得了這么嚴重的病,一下受不了刺激,就這么離去了。我連他最后一面也沒見著,出院時才知道這事。家里人在外面替我遮風擋雨,很多事都瞞著我。這也成了我這輩子最遺憾的事。
那時,肺科醫院也在積極幫我減免費用。家鄉人還有社會上的好心人都捐錢給我們。這些善意我一輩子都會記住。
現在,我身體依然不太好,走樓梯還是會喘,還常常過敏。所以只能在家帶孩子,老婆出去工作。要說變化,我覺得以前自己個性太強,傷害了很多朋友,現在比較會顧及別人的情緒。有很多老友都說我變了,沒那么愛計較,更好相處了。可能身體上的變化會影響心理吧。
我現在就想家人和自己都身體健康,錢,慢慢賺。
那些在ICU工作過的醫護說——
陳升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外科ICU主任
17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約翰洛克曾說過,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在我看來,健康的身體與健全的思想,好比是支撐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年輕人是ICU里的稀客,他們的生命力正在最旺盛的時候,ICU更像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個急剎車,就像是死神給年輕人的一個警告,你可以追求欲望,但也不應揮霍任性。
李琦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神經外科ICU護士長
神經外科ICU被形容為“傳說中的ICU”,因為這里需要提前上班,下班沒有節點,小夜班是凌晨1點下班,但通常要干到2~3點。很多年輕人第一次離開親人這么久,他們需要專業的醫療照顧,也同樣需要陪伴和鼓勵。
李娟 第九〇〇醫院神經外科ICU護士
在ICU干了這么久,有時候會突然覺得錢真的很重要。所有搶救設備、器具都需要錢,我見過很多感情很好的情侶因為沒錢治病,導致兩個家庭撕破臉。
精彩回顧
?“舉報自己吃回扣”官方通報,當地衛健委:一個醫生都不會放過
?繼舉報導師、舉報自己后,河南一女子舉報丈夫收回扣, 紀委介入
?公職人員毆打醫生,“精神疾病”險些又成擋箭牌!
?流量明星王源吸煙上熱搜:哪位醫生不是一邊規勸患者,一邊吸個不停?
戳這里,更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