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低,醫學上稱為白細胞減少癥,是指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低于正常范圍。正常成年人的白細胞計數通常在4.0-10.0×10^9/L之間。白細胞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感染、藥物副作用、骨髓造血功能障礙、遺傳性白細胞減少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病因和相關疾病:
常見病因和相關疾病
-
感染:
-
病毒感染:如流感、水痘、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會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導致白細胞消耗過多,從而使白細胞計數降低。例如,流感病毒感染時,機體會產生免疫系統反應,使淋巴細胞增多,從而導致白細胞總數降低。
-
細菌感染:如傷寒桿菌感染引起的傷寒,傷寒桿菌可以產生內毒素麻痹中性粒細胞,影響正常白細胞的生成,另一方面白細胞的消耗過大,均可導致白細胞的減少。
-
-
藥物副作用:
-
化療藥物:如抗腫瘤藥物、抗生素等,這些藥物可能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白細胞生成減少。例如,某些抗癌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對正常細胞尤其是增殖旺盛的骨髓造血細胞造成嚴重損傷,導致血細胞下降。

-
解熱鎮痛藥:如非甾體類抗炎藥,可能引起白細胞下降,因此需要遵醫囑更換其他類型鎮痛藥物。
-
-
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
再生障礙性貧血:輻射、病毒、有毒物質等因素,造成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會使白細胞減少低于正常值,特征為外周血細胞減少,主要表現有牙齦出血、鼻出血、皮膚蒼白、乏力等癥狀。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影響白細胞的生成和成熟,導致白細胞減少。
-
-
遺傳性白細胞減少癥:
- 一種先天性血液系統疾病,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白細胞生成不足。對于遺傳性白細胞減少癥,目前沒有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預防感染,加強營養支持治療,提高機體抵抗力。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系統性紅斑狼瘡:當身體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造血細胞時,會影響白細胞的生成,從而導致白細胞計數偏低,需遵醫囑服用甲潑尼龍片、醋酸潑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藥物治療。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使用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免疫抑制劑控制病情發展。
-
-
惡性血液病:
-
白血病:由于腫瘤細胞異常增殖,會抑制正常的白細胞生成,導致白細胞計數下降。主要通過骨髓穿刺和活檢來確定診斷,然后配合醫生通過靶向治療的方式來進行改善,比如甲磺酸伊馬替尼片、達沙替尼片等。
-
淋巴瘤:同樣會抑制正常的白細胞生成,導致白細胞計數下降。
-
治療建議
針對白細胞低的情況,建議進行以下治療:
-
病因治療:針對不同病因進行治療,如抗病毒治療、免疫抑制治療等。
-
升白細胞治療:可選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等藥物,促進白細胞生成和釋放。
-
對癥治療:針對患者出現的臨床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如發熱、感染等。
生活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注意以下幾點:
-
飲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蛋、奶等,以促進白細胞生成。
-
鍛煉: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患者應遵醫囑進行治療,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