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雞蛋黃會使膽固醇增高嗎
吃雞蛋黃對膽固醇的影響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適量食用不會使膽固醇明顯增高,但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具體如下:
- 人體的自我調節機制:人體自身有一套復雜的膽固醇調節機制,當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增加時,身體會相應地減少自身膽固醇的合成,以維持體內膽固醇的平衡。而且,食物中的膽固醇在大部分人群體內的吸收效率有限,只有約 25% 的膽固醇是從食物中獲取的。對于 70% 的人群來說,他們對食物膽固醇不敏感,適量食用蛋黃不會明顯升高血液膽固醇。
- 雞蛋黃的營養成分:雞蛋黃中雖然含有較高的膽固醇,約 200 毫克 / 個,但也富含卵磷脂。卵磷脂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吸收,能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并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同時雞蛋黃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物質,適當進食雞蛋黃能夠補充營養元素,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
- 過量食用的影響: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如果長期過量攝入雞蛋黃,會使攝入膽固醇的含量偏高,超出了身體正常代謝和調節的能力范圍,就可能造成血液內膽固醇偏高。
- 特殊人群:對于少數膽固醇代謝異常或者患有嚴重高膽固醇血癥的人群來說,他們對食物中的膽固醇較為敏感,可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包括蛋黃。
對于大多數健康人來說,適量食用雞蛋黃是安全的,而且可以作為膳食的一部分。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健康人每天的飲食中膽固醇攝入量應少于 300 毫克。對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高膽固醇血癥的人群,建議進一步降低這一攝入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