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膽固醇血癥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膽固醇增高者應該采用低膽固醇飲食方案,但是如何吃或者說哪種食物含有多少膽固醇大家缺少概念。一般醫學書籍也是對食物的膽固醇含量較少涉及。如何掌握低膽固醇飲食是高膽固醇血癥或者說膽固醇增高患者特別想知道的。1、每天吃多少膽固醇合適?低膽固
高膽固醇血癥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膽固醇增高者應該采用低膽固醇飲食方案,但是如何吃或者說哪種食物含有多少膽固醇大家缺少概念。一般醫學書籍也是對食物的膽固醇含量較少涉及。如何掌握低膽固醇飲食是高膽固醇血癥或者說膽固醇增高患者特別想知道的。
1、每天吃多少膽固醇合適?
低膽固醇飲食的標準是每日攝入膽固醇應該小于250-300毫克,一些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該控制在150-200毫克以下。
2、膽固醇多高算是升高?
這張圖清晰的表達了什么是理想血脂、什么是合適水平、什么是邊緣升高、什么是升高,很清晰,大家自己對號入座。
三、各種常見食物的的膽固醇含量?
以下各種食物,以100克可食用部分推算,其膽固醇含量(毫克)為:
1、谷類、薯類、豆類、蔬菜類、菌類、藻類、水果類、堅果類、種子類都不含膽固醇。
2、肉類:
a、豬:肥豬肉 109,瘦豬肉 81,豬頭肉 304,豬大腸 137,豬蹄 192,豬肚 165,豬肝 288,豬肺 290,豬腦 2571,豬脾 461,豬舌 158,豬腎 354,豬心 151,豬小腸 183,豬肉榮 111;
b、牛:牛肉 58,大腸 183,心 115,肺 306,肝 297,腦 2447,舌 92,腎 295;
c、羊:肥肉 92,瘦肉 60,大腸 150,肚 124,肺 319,肝 349,腦 2004,舌 148,腎 289,心 104;
d、其他動物:雞 106,烤雞 99,肯德基 198;鴨 94;鵝 74;鴿子 99;狗肉 62,;兔肉 59。
3、奶類:鮮牛奶 15;鮮羊奶 31;全脂奶粉 110;果酸乳 15;奶油 209;
4、蛋類:雞蛋 585,鴨蛋 565,鵝蛋 704;
5、魚蝦類:草魚 86,黃鱔 126,鯉魚 84,鰱魚 99,鯽魚130,帶魚 176,沙丁魚 86,鲅魚 130,對蝦 193,海蝦117,河蝦 240,基圍蝦 181,大閘蟹 267,烏賊 268,蝦皮 428,鮑魚 242,鮮貝 116;
當我們大家把這些看完之后,對照每日飲食,哪些食物膽固醇含量如何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做到低膽固醇飲食也不再是難事。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張之瀛大夫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好,我是神經內科醫師Dr魏。膽固醇經常被認為是疾病的代名詞,但它也是人體必要的一種物質。人體利用膽固醇合成激素和維生素D,肝臟貯存膽固醇用于供能,但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膽固醇廣泛存在于肉類、奶制品、家禽和食用油等食物中,如果攝入過多這類食物,膽固醇水平可能會升高。我國血脂異
大家好,我是神經內科醫師Dr魏。膽固醇經常被認為是疾病的代名詞,但它也是人體必要的一種物質。人體利用膽固醇合成激素和維生素D,肝臟貯存膽固醇用于供能,但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膽固醇廣泛存在于肉類、奶制品、家禽和食用油等食物中,如果攝入過多這類食物,膽固醇水平可能會升高。
我國血脂異常人數達2億。膽固醇升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誘發心臟病、中風等血管疾病。我們能做些什么來降低膽固醇呢?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血脂?
常用的血脂一般分為四種:
- 甘油三酯(TG):是一種常見的脂肪,為動物油性油脂與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可以通過日常飲食攝取,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它作為能量和食物中的脂肪的運輸工具。在小腸內,甘油三酯在脂肪酶和膽汁的作用下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后進入血管,在血液內重組,形成脂蛋白的組成部分,所以甘油三酯明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也會升高。甘油三酯正常參考值: 0.45~1.70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是一種“好的”膽固醇,是脂蛋白的一種,是由蛋白質和脂質組成的大分子復合物。它的作用是消耗低密度脂蛋白,并將身體組織(包括血管)的甘油三酯運輸到肝臟貯存。血液中大約30%的膽固醇是通過HDL來轉運,可以抑制動脈粥樣硬化。HDL-C正常參考值:1.16~1.55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一種“好的”膽固醇,也是脂蛋白的一種,LDL的作用是把甘油三酯轉運到動脈內壁沉積,形成動脈粥樣斑塊,誘發血管堵塞。LDL-C正常參考值:<3.12mmol/L。
- 總膽固醇(TG):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20%甘油三酯的總體水平。總膽固醇正常參考值:<5.72mmol/L。
血脂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適當高一點,其它三種血脂應該低一點好。
那些人容易得高脂血癥呢?
專家提示:高脂血癥的高危人群包括:
- 絕經期婦女;40歲以上男性。
- 高脂肪飲食攝入者,比如油炸食物,奶油食物。
- 高膽固醇家族史,比如有黃色素瘤的家族史。
- 某些疾病患者,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未控制的患者,因為甲減患者處于低代謝水平,容易合并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穩定,對血脂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因為血糖過高,會導致血栓性疾病的形成。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比如吸煙、酗酒、久坐不動、運動少等等。
- 肥胖者:應該每年檢查一次血糖、血脂。
飲食會增加血液中大部分的甘油三酯和一小部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些直接來源于飲食中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
如何通過飲食改善血脂的水平呢?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15種方法來降低血脂水平:
一、減少紅肉攝入
- 把紅肉(如牛肉、豬肉、香腸和培根)減少到最低限度,例如每周一次或更少是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肉類比其它食物含有更多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
- 相比之下,家禽、魚類、豆類、蔬菜和水果是健康的食物來源。
二、減少反式脂肪攝入
- 需要減少反式脂肪攝入,這點很重要,因為反式脂肪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風險。
- 天然反式脂肪和人工反式脂肪有很大的區別。天然反式脂肪成為人類飲食的一部分已有幾千年了,比如牛奶脂肪,牛肉和羊肉的脂肪。奶制品含有2~5%的天然反式脂肪,牛肉和羊肉中含有3~9%的天然反式脂肪。研究表明,人體能夠處理這些天然的反式脂肪,并且天然的反式脂肪誘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并不高,但因為牛肉、羊肉是紅肉也富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也是需要控制攝入量的。
- 植物油中人造的反式脂肪則恰恰相反,對人體血管危害很大,所以應該避免糖果、奶油蛋糕、甜餅和其他含有氫化油的食物(富含人造的反式脂肪)。推薦食用橄欖油或椰子油,避免動物油,比如黃油,豬油,以避免人造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過量攝入,這些食物含有氧自由基,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并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心臟病和中風。
三、少吃富含糖和淀粉類食物
- 要少吃富含糖和淀粉類食物,因為這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這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 富含淀粉的食物被胰腺酶分解成糖,進入血液循環,導致胰腺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量,血糖降低,也會使在肌肉和肝組織中的短期貯存的糖原耗盡,這時肝臟就會處理剩余的糖來供能,這樣糖就會轉化成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不幸的是,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時,卻沒有足夠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來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就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 高精碳水化合物飲食(米飯、饅頭、面食)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因此,從我們的食物攝取中要減少這些糖和淀粉類食物的攝入。
- 推薦增加可溶性纖維的攝入量,通過多吃蔬菜、燕麥和燕麥麩、扁豆、水果和豆類來增加可溶性纖維的攝入量。為什么這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為肝臟通過將膽固醇與膽汁鹽結合并將其排泄到小腸來消除過多的膽固醇,但最后小腸會重新吸收這些膽汁鹽,然后轉運到肝臟,這被稱為膽鹽的肝腸通路。攝入可溶性纖維可結合這些膽鹽,防止肝腸通路的再吸收,安全地消除腸道中的膽固醇。
四、增加植物甾醇和纖維補充劑的攝入
-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認為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血液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甘油三酯影響不大,可降低心臟病、中風的風險。
- 如果攝入足夠量(每天2.4克甾醇),還有其它的纖維補充劑,比如石榴、大豆蛋白、谷類、大蒜和泛酸(維生素B5),對預防心臟病和中風有益。
五、補充乳清蛋白
牛奶含有兩種主要的蛋白質,乳清和酪蛋白。只有乳清蛋白與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結合,從而降低兩者的水平。在購買牛奶時,請仔細看包裝說明書中乳清蛋白的含量。
六、增加Omege-3脂肪酸的攝入量
- Omege-3脂肪酸是健康的脂肪,天然存在于深海魚肉、魚油和堅果中,它們會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從而結合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并消耗它。
- 建議多吃深海魚,核桃,杏仁,松子等。也可以適當服用深海魚油補充劑,這種純魚油不含汞和其他重金屬。
七、多吃含花青素的食物
- 在一項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的為期24周的研究中,當食用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上升了19%。
- 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包括茄子,玉米,卷心菜,藍莓和黑莓。
八、定期運動鍛煉
- 健康的飲食應該結合運動鍛煉來達到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堅持運動可增加血液循環,保持健康體重,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 建議每周運動鍛煉至少150分鐘,每次30分鐘左右,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慢跑、快走、打羽毛球、騎車等。
九、服用輔酶Q10的補充劑
- 輔酶Q10是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能激活人體細胞和細胞能量的營養,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可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后者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 什么是膽固醇氧化?膽固醇氧化會產生代謝產物(破壞分子)能夠損害血管內皮,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還可對DNA造成損傷。膽固醇氧化的罪魁禍首是油炸食物、人造黃油、商業烘焙食品和吸煙。
- 建議6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需要50毫克,年輕人每天需要20毫克的輔酶Q10。
十、補充鈣和維生素D3
- 一項研究發現,絕經后超重或肥胖的婦女補充鈣和維生素D3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
- 鈣和維生素D3也是老年人對抗骨質疏松的必需的物質。
十一、補充多酚類物質
- 類黃酮是蔬菜、水果、茶、咖啡、巧克力和葡萄酒等食物中多酚類物質中最大的一類。
- 多項研究表明,攝入多酚類物質可改善動脈內膜(內皮功能)硬化,使血壓降低,也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死亡風險。
- 紅酒中含有白藜蘆醇,也屬于多酚類,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每日服用約200毫克白藜蘆醇是有益的。
- 推薦地中海飲食,這樣可以獲得足夠的多酚類物質。
十二、補充煙酸(維生素B3)
- 研究表明,長期每天服用20毫克或更高劑量煙酸,可以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提高20~30%。
- 煙酸可以把小顆粒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變成大顆粒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就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危險性。
- 煙酸還可以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從而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 對于大部分來說,每天服用20毫克煙酸就足夠了。
十三、姜黃素
- 姜黃素是生姜提取物,這是一種強大的心臟和大腦保護劑,是一種抗炎藥,它可以減少血管氧化應激反應,對抗可能破壞動脈內膜的過程。
- 一項針對健康志愿者的研究表明,當患者長期服用500毫克姜黃素時,脂質氧化降低33%,總膽固醇降低12%,保護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29%。
十四、維生素E(生育酚)
- 維生素E屬于脂溶性維生素,是一種抗氧化劑,每天應補充均衡的維生素E,它參與脂質的分解過程,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從而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發展。
-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每天補充200毫克維生素E就足夠了。
十五、藥物治療
- 如果堅持上述方法3個月以上,并不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就需要服用藥物治療。
- 如果是甘油酯或(和)總膽固醇升高,需服用貝特類藥物,比如非諾貝特、氯貝特、苯扎貝特。
- 如果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需服藥他汀類藥物,比如阿托伐他汀鈣、瑞舒伐他汀鈣。
- 不建議貝特類和他汀類藥物聯用。
- 降脂藥物對肝腎會有一定的損害,建議服藥期間定期檢測肝腎功能、血脂水平(2~3月)。
結語
大部分人可以通過改變飲食、減肥、鍛煉和戒煙等方式來降低膽固醇水平,這對預防心臟病和中風有長期的好處。此外,還有特殊的補充劑和維生素,也可以預防心臟病和中風。
作者言:大家好,我是致力于用簡潔、易懂的語言科普醫學知識的魏醫生。碼字不易,本文內容是參考權威資料并結合個人從醫經驗而成,如果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請幫忙● 點個關注或點個贊● 吧,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這方面知識的需要,請● 轉發●給需要的人。
如果有關腦血管病、高血脂、頭暈、失眠等神經內科疾病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我看到后會第一時間回復,您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參考資料:1、www.health.harvard.edu
2、www.webmd.com
更多相關建議:
很多人都擔心膽固醇過高會給身體帶來嚴重后果,千方百計地降低膽固醇。但很多人不知道,缺乏膽固醇,也一樣會危及生命。膽固醇的作用膽固醇并不是“壞蛋”,而是我們身體和生命不可或缺的成分。1、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細胞膜包圍在人體每個細胞外,膽固醇是它的基本組成成分。如果缺乏膽固醇,細
很多人都擔心膽固醇過高會給身體帶來嚴重后果,千方百計地降低膽固醇。但很多人不知道,缺乏膽固醇,也一樣會危及生命。
膽固醇的作用
膽固醇并不是“壞蛋”,而是我們身體和生命不可或缺的成分。
- 1、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細胞膜包圍在人體每個細胞外,膽固醇是它的基本組成成分。如果缺乏膽固醇,細胞脆性增加,容易引起細胞破裂。因此,可以想象,如果沒有膽固醇,細胞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細胞是人體的基本單位,沒有細胞,生命也將終止。
- 2、形成膽汁酸
膽固醇在肝臟中可轉化成膽汁酸,然后儲存于膽囊內。進食后,膽汁酸可釋放入小腸,參與脂肪的消化。膽汁酸可將大顆粒的脂肪轉化成小顆粒的脂肪,這是脂肪消化的第一步,小顆粒脂肪更容易被小腸中的脂肪酶分解。
- 3、合成激素
人體中多種激素,都是由膽固醇合成。膽固醇在體內代謝后可轉化為孕醇酮,再由孕醇酮合成皮質激素、孕酮、雄激素、雌激素等。
如果膽固醇水平過低,皮質激素合成減少,會導致應激能力減弱,免疫力下降。
性激素合成減少,會影響到性功能和生殖能力。有些女生節食減肥,結果月經不調甚至閉經,膽固醇減少導致性激素降低是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長期素食的女生,結婚后久久不能懷孕,開葷后就懷上了,現在知道是為什么了吧。
- 4、合成維生素D
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可轉化為維生素D。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以及鈣在骨骼中的正常沉淀。補鈣不補維生素D,效果是不好的。而從食物中獲得的維生素D不多,曬太陽是最重要的來源,但前提是體內有充足的7-脫氫膽固醇。
膽固醇過高的危害
凡事都是適可而止,過猶不及。膽固醇雖然對生命有重要意義,但過高了又會影響健康。
膽固醇過高與動脈粥樣硬化和靜脈血栓的發生有密切關系,進而又增加中風、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這是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最擔心的事情。
膽汁中含有膽固醇,當膽固醇過飽和,就會形成結晶,這就是膽結石的主要成分。
膽固醇過高的原因
導致膽固醇過高的主要原因有:攝入過多和代謝異常。
- 1、攝入過多
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兩個來源,一個是身體的自我合成,另一個是從食物中攝取。
人體內每天需更新1-1.2g膽固醇,其中,大約80%由身體自我合成,只有20%需從食物中補充。
如果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增加,人體自我合成會相應減少,以維持平衡水平。
雖然膽固醇主要以身體合成為主,但合理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仍然是維持體內膽固醇水平的重要方法。
每人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約為200mg,即能滿足身體需求。而膽固醇的吸收率大約只有30%,隨著食物中膽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會相應下降。
200mg膽固醇相當于1個雞蛋中膽固醇的含量,或3-4個雞蛋的膽固醇吸收量。
中國營養學會參考各國不同人群脂肪推薦攝入量,并結合我國膳食結構的實際,提倡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膽固醇不超過300mg。
- 2、代謝異常
即使膽固醇攝入量不高,但有些人仍然出現膽固醇過高的情況,這是因為膽固醇在體內的代謝出了問題。
比如,肝臟可將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如果肝臟功能出了問題,膽固醇的轉化減少,就會導致血中膽固醇含量增加。
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時,也必須經過羥化作用,維生素C則影響此種羥化過程。維生素C缺乏時,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減少,以致膽固醇在肝內蓄積,血中膽固醇濃度升高。
膽固醇的轉化,還與多種營養素密切相關,如亞油酸、鈣、磷、鐵、碘、銅、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等,都對膽固醇的代謝有影響。如果缺乏這些營養素,同樣可能引起膽固醇升高。
如何控制好膽固醇
飲食控制仍然是主要方法。
- 1、了解食物的膽固醇含量
膽固醇幾乎只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畜肉中的膽固醇含量普遍高于禽肉;畜肉中的膽固醇含量大體相近,肥肉比瘦肉高、內臟比肥肉高、腦中含量最高;一般魚類的膽固醇和瘦肉相近;貝殼類和軟體類高于一般魚類;蛋黃、魚子、動物內臟的膽固醇含量最高。
根據膽固醇含量的不同,可將食物分成高、中、低三等。
(1)低膽固醇食物:每100g食物中膽固醇含量低于100mg的食物。
如:瘦豬肉、瘦牛肉、瘦羊肉、草魚、鱸魚、鯧魚、帶魚、鴨肉等。
(2)中膽固醇食物:每100g食物中膽固醇含量100-200mg的食物。
如:雞肉、肥豬肉、肥牛肉、肥羊肉、海蟹、鯽魚、蝦等。
(3)高膽固醇食物:每100g食物中膽固醇含量高于200mg的食物。
如:豬肝、牛肝、羊肝、黃油、干貝、蝦皮、雞蛋、松花蛋、蟹黃、豬腦等。
高膽固醇食物減少攝入頻率,如每周不超過1次,每次的攝入量也不要過多;中膽固醇的食物可每周2-3次;低膽固醇食物可相對多一些。
- 2、多吃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基本上都不含膽固醇,而含有結構與膽固醇相似的植物固醇,植物固醇沒有導致動脈硬化的作用,而且,在腸粘膜中,植物固醇可以和膽固醇競相吸收,反而能抑制膽固醇的吸收。
蔬菜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充足的維生素C可保證膽固醇的轉化,從而維持膽固醇的水平。
- 3、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
膽固醇轉化成膽汁酸后,儲存在膽囊中,再釋放入小腸參與消化。在小腸尾部,85%-95%的膽汁酸被重新吸收入血,肝臟重新吸收膽汁酸,不斷循環利用。而那5%-15%的膽汁酸會隨糞便排出體外,肝臟需要產生新的膽汁酸,來彌補這部分損失,這時就要消耗膽固醇。
膳食纖維有結合膽固醇和膽汁酸的作用,使膽汁酸更多的排出,而不是被重新“回收”利用,這樣,肝臟就要利用更多膽固醇合成膽汁酸,來補足膽汁酸的丟失。
粗雜糧、蔬菜、水果、菌類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 4、多吃大豆和大豆制品
大豆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亞油酸,還有一種天然植物活性物質——異黃酮。大豆異黃酮可以將更多的膽固醇清除出去。
黃豆、黑豆都屬于大豆,豆漿、豆腐、豆皮、豆芽都是大豆制品。
- 5、雞蛋還能不能吃?
蛋黃中的膽固醇確實很高,但蛋黃中也含有卵磷脂,卵磷脂對肝臟有益,能調節體內膽固醇的水平。所以,蛋黃并不是膽固醇高的人群的禁忌食物,只要不過多食用,無需擔心。
其他食物也有類似情況,動物性食物中膽固醇含量較高,但同時也是鈣、鐵、維生素B2等營養素的重要食物來源,這些營養素對平衡膽固醇有益,所以,各類食物合理搭配才是最好的,而不是一味的多吃或不吃。
膽固醇過高這樣吃
膽固醇的代謝與多種營養素有關,而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各不相同,不能簡單地將它們劃分開來。所以,在日常飲食中,不用過于糾結怎么吃,只要遵守以下原則就好:
粗細比例3:7,如果已經出現膽固醇過高,粗細比例可調整為4:6或5:5。
葷素比例為3:7,如果已經出現膽固醇過高,葷素比例可調整為2:8。
每頓飯只吃7分飽,早餐和午餐各占40%,晚餐只占20%。
每天必須有一種大豆或大豆制品;至少一種菌類,包括木耳、平菇、松蘑、榛蘑、口蘑、金針菇、海帶、裙帶菜等。
烹飪方法以蒸、煮、燉為主,炒菜時少放油,煎、炸、燒、燒等越少越好。
膽固醇過高還需要注意什么?
膽固醇的代謝主要場所在肝臟,所以,肝臟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膽固醇的水平。
- 1、少熬夜
熬夜傷肝,尤其是半夜1點-3點,是肝功能最旺盛的時候,如果此時不睡覺,肝臟代謝受影響。
有一種肥胖,叫“過勞肥”,越累、睡得越晚,越容易胖。因為半夜不睡覺,會影響肝對脂肪和膽固醇的代謝,所以,越勞累反而越胖。
- 2、調節情緒
肝主情志,情緒的變化都與肝有關。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學習、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無形中已經加大了對肝臟的負擔,如果情緒管理不好,對肝臟的影響更大。
- 3、遠離煙酒
肝是解毒器官,煙草中的毒素、酒中的乙醇都需要在肝臟中代謝。肝臟只有一個,要干的活兒那么多,哪里忙得過來,忙得了這樣,就會忽略那樣。
結語
膽固醇是身體不可或缺的成分,過高過低都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
膽固醇過高的主要原因有攝入過多和代謝異常。
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保護肝臟,保證身體的正常代謝能力,也很重要。
只要遵循粗細比3:7,葷素比3:7,每頓7分飽,每天保證一種大豆或大豆制品、一種菌類,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基本上能將膽固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更多相關建議:
高膽固醇血癥是指血中膽固醇的含量高于正常,一般人們是在體檢或者生病住院時,被通知,自己化驗的血脂結果,膽固醇高。那么,膽固醇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對人的身體有危害嗎?有哪些危害?那么,查出膽固醇高,生活中,應注意少吃什么,才能有益健康?今天急診科鮮醫生,在這里,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高膽固醇血癥是指血中膽固醇的含量高于正常,一般人們是在體檢或者生病住院時,被通知,自己化驗的血脂結果,膽固醇高。那么,膽固醇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對人的身體有危害嗎?有哪些危害?那么,查出膽固醇高,生活中,應注意少吃什么,才能有益健康?今天急診科鮮醫生,在這里,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關于膽固醇高的患者,到底應該注意少吃什么?
如果一個患者被告知有高脂血癥,那么就要查查是否出現了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以及混合型的高脂血癥。當既有膽固醇高,又有甘油三酯高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時,是需要用藥物干預的,臨床上,一般常用的是汀類、貝特類、煙酸類,并加上適當的飲食控制,平時生活中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比如肉類、雞蛋、動物內臟。因為這些食物,均可使血脂升高,由于高脂血癥可對機體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發生高脂血癥時要及時去醫院,聽從醫生的建議,及時給予干預和治療。
膽固醇高的危害有哪些
膽固醇是血脂的一種,其他的血脂還包括: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這些都是臨床常用的指標。在臨床上,膽固醇高一般叫高脂血癥,又被稱為代謝綜合征。是臨床上很常見的。那么膽固醇高的危害有哪些?
- 對血管的危害
可能導致動脈血管粥樣硬化,一般暴飲暴食,偏愛高脂飲食,偏胖者為是它的高發人群,而且發病時大多可能合并有冠心病。
- 對肝臟的危害
一般會引起脂肪肝,進而造成肝臟脂肪代謝異常。一般輕、中度的脂肪肝,注意復查,少吃油膩的,少吃大魚大肉;重度脂肪肝,有癥狀,營養到身體健康,就需要去醫院及時干預治療。
- 對膽囊的危害
影響膽汁分泌,引起膽固醇結晶在膽囊里面形成,膽囊膽固醇沉著進而形成結石,嚴重時,甚至引起急性膽囊炎、膽管炎等;
- 引起其他高代謝血癥
如:我們常見的高血壓 、糖尿病。
膽固醇高,會引起哪些疾病
- 動脈硬化
膽固醇高就說明血脂異常,如果長期的膽固醇偏高,尤其是那些一直保持較高水平的高,那么,這些患者容易引起動脈硬化。
- 冠心病
當膽固醇高時,膽固醇就沉積到血管壁,越積越多,多了以后就形成斑塊。如果動脈斑塊很多,血管就會變窄、變細,血管就變狹窄。血管變狹窄以后導致器官的供血受到損害,如果,此時,這個斑塊是在心臟形成的,那就會導致冠心病。
- 腦梗
同理,和以上原理一樣,如果這個斑塊是在腦部血管形成的,那就會導致腦梗。
所以,膽固醇高,會導致這種動脈硬化所引起的這些繼發性的疾病,才是最可怕的,那么,得了高膽固醇,我們應該少吃什么?
膽固醇高的人,應注意少吃什么
已經是,高膽固醇了,那就不能再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了。比如,少吃動物油脂如比如:牛油、豬油、羊油。少吃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油膩,肥肉之類的,在吃含油脂多的肉時,應把油脂刮去;少吃糖分高的食物比如:糖果,巧克力,蛋糕,葡萄,香蕉等;少吃熱量高的食物,比如:油炸類,各種動物內臟等;少吃過于精細的面粉等;少吃奶油蛋糕之類的食物。
總結
如果在檢查中,一旦發現,你的膽固醇過高,一定要及時遵醫囑治療,平時一定要清淡飲食,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高糖類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同時,配合一定的中低強度的有氧慢速長跑運動,以及適合自己的,自己能耐受的體育鍛煉,以不累、舒適為宜。吃動結合,才能更有益于高膽固醇患者的恢復。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疾病的急診科鮮醫生,純屬手打,實屬不易,如果覺得寫得還不錯,就幫忙點個贊,并轉發給你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受益吧!如有疑問可留言,作者看到,就會回復。
更多相關建議:
膽固醇是血脂中的一項,高膽固醇是引起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首先,膽固醇增高的病人平時飲食要注意避免進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比如豬腎、豬肝、雞肝、蝦皮、咸鴨蛋、鴨蛋黃、豬腦等食物,需要清淡飲食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其次,魚中含有大量高級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
膽固醇是血脂中的一項,高膽固醇是引起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首先,膽固醇增高的病人平時飲食要注意避免進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比如豬腎、豬肝、雞肝、蝦皮、咸鴨蛋、鴨蛋黃、豬腦等食物,需要清淡飲食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其次,魚中含有大量高級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血膽固醇有一定好處。患有膽固醇升高的患者,不要長期吸煙飲酒,與進食肥甘厚味食物都有一定的關系,建議患者在飲食上應該清淡飲食。膽固醇增高容易引起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等情況,嚴重的威脅身體的健康,建議患者應適當的鍛煉,不要熬夜,宜合理飲食。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膽固醇在血液中太多,就會氧化沉積在血管壁,發展為粥樣硬化,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很多老年易發疾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等,都與體內膽固醇高有關。接下來我們談談哪些食物中含膽固醇高。1、動物肝臟: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對于高血脂病人來說多食動物肝臟很不可取。因此,為了動物肝臟: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對于高血脂病人來說多食動物肝臟很不可取。因此,為了身體健康與疾病的防治,高血脂病人不宜進食動物肝臟。奶油:奶油中含有大量脂肪和膽固醇,被公認為是“心血管的大敵”。需要注意的是,對高膽固醇人群,動物性奶油不宜多吃,而植物性奶油更不易多吃。魷魚:每100g魷魚中含有233mg膽固醇,比我們普遍認為膽固醇較高的豬肉還要高出一倍。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每天別超過50g,只要不過量,對人體還是很有好處的。豬腦、蟹黃、雞蛋黃:每100g中膽固醇的含量全在200mg以上,尤其是豬腦和蟹黃,其膽固醇含量分別在2571mg和466mg。下表詳細介紹了各種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供各位收藏以便隨時查看。越往后面的食物應盡量越少吃為好。每日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應限制在300mg以內,如果已經合并有冠心病,那么膽固醇的攝入量應限制在每日200mg以內。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抵制膽固醇,它也是我們身體必須的一種物質,只是需要我們清醒地認識。膽固醇高的人需吃的十種食物:蘋果、胡蘿卜、玉米、牡蠣、杏仁、海帶、大蒜、牛奶、蜜橘、茶。關注“藥物咨詢師軍”,更多健康問答輕松看!
更多相關建議:
“雞蛋白,吃三個,動物內臟碰不得;動物油,要少吃,植物油脂來代替;水產類,要分清,螃蟹魷魚不能吃;少吃糖,少食鹽,戒煙戒酒要牢記。”大家好,我是一名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科普的藥師,關于膽固醇高應該吃什么,我有一些自己的經驗,想與大家分享一下。膽固醇廣泛存在于人體內,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
“雞蛋白,吃三個,動物內臟碰不得;
動物油,要少吃,植物油脂來代替;
水產類,要分清,螃蟹魷魚不能吃;
少吃糖,少食鹽,戒煙戒酒要牢記。”
大家好,我是一名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科普的藥師,關于膽固醇高應該吃什么,我有一些自己的經驗,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膽固醇廣泛存在于人體內,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在腎、脾、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也較高,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醫學上將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后者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對心血管有損害作用,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
膽固醇高該吃什么?大家往往局限于脂質類食物,對高膽固醇飲食存在一定的誤解,王藥師綜合參考各方權威資料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雞蛋
雞蛋黃屬于高膽固醇食物,不能吃;雞蛋白適量,每周不得超過三個。
- 動物內臟
動物肝、肺、腎、胰、心、腦、皮、肥肉,魚籽,蝦籽,蟹黃等都是富含膽固醇的食物,盡可能做到不吃。
- 動物油脂
動物油脂中富含飽和脂肪酸,而植物性油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因而平時飲食要用植物性油脂來烹飪,如花生油、橄欖油、葵花籽油等,但椰子油除外。
- 水產類
貝類和軟體類水產也富含膽固醇,螃蟹、魷魚、龍蝦、墨魚、鱔魚、泥鰍、鯽魚等也要少吃。
- 糖類、鹽類
糖類是膽固醇的原材料,鹽類會影響細胞內外液的組成,都應適量。
戒煙戒酒戒油炸應該算是老生常談了,但王藥師還要再啰嗦一句,一定要禁止。
我是王藥師,致力于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復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膽固醇飲食禁忌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更多相關建議:
提綱:一、膽固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二、膽固醇的來源?三、體檢報告中的“膽固醇”四、常見食物膽固醇含量表五、膽固醇高應該怎么辦?正文:一、膽固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膽固醇是人體內必須的物質,參與細胞膜形成且作為多種激素的原料,是合成維生素D3及膽汁酸的前體。缺乏膽固醇,血管壁脆弱易破
提綱:
一、膽固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膽固醇的來源?
三、體檢報告中的“膽固醇”
四、常見食物膽固醇含量表
五、膽固醇高應該怎么辦?
正文:
一、膽固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膽固醇是人體內必須的物質,參與細胞膜形成且作為多種激素的原料,是合成維生素D3及膽汁酸的前體。缺乏膽固醇,血管壁脆弱易破,易于沖動。
二、膽固醇的來源?
人體內膽固醇分為內源性與外源性兩類。
其中,自身脂肪代謝對血中膽固醇的影響要遠大于膳食中膽固醇攝入的影響。
體內肝臟與外周組織生物合成,約占70%~80%;食源性膽固醇約占20%~30%。
膽固醇在血液中存在于脂蛋白中,其存在形式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幾種。
三、體檢報告中的“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壞膽固醇”,它在體內的主要作用是將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這兩種運送到全身細胞中被利用。如果血液中LDL-C濃度升高,LDL-C ≥ 160mg/dL,就會大大提升心臟病的風險。最理想的數據是小于10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好膽固醇”,它在體內的作用是將多余的膽固醇從身體各處運送到肝臟分解和排出。因此,能夠清除血液中多余的膽固醇,從而保護心臟和血管。我們希望血液中HDL-C的水平≥40mg/ dL。
?LDL-C & HDL-C
LDL-C與HDL-C的水平提示著我們心臟與血管系統的健康與否,下次看體檢報告的時候請注意了,LDL-C的水平要控制得越低越好,而HDL-C的水平則要控制得越高越好。
四、常見食物膽固醇含量表
五、膽固醇高應該怎么辦?
1、首先根據膳食指南的推薦攝入量均衡膳食
2、注意避免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對于體檢出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相對高的患者,膽固醇的攝入量仍需限制。
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礎,在推薦范圍內食用高膽固醇食物。
動物內臟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適量攝入有益健康。但肥肉油脂類食物本身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等含量均過高,應盡量減少食用。
3、對于膽固醇含量相對高的食物,健康人這樣吃:
魚、禽、蛋、收入攝入要適量(每周);
魚280-525g,
畜禽類280-525g,
蛋類280-350g,
平均每天總攝入量120-200g;
優先選用魚和禽;
吃雞蛋不棄蛋黃;
建議每月食用動物內臟食物2-3次,每次25g左右
更多相關建議:
膽固醇指的是總膽固醇,總膽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的總和,包括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血脂四項檢查可以確診高膽固醇血癥。膽固醇高雖不是一個特異指標,但可能是多種疾病的發病基礎,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高膽固醇有必然聯系。 因此,一旦確診高膽固醇血癥,需要積極采取降血點擊頁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更多健康問答輕松看~~~
更多相關建議: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高脂血癥患者的飲食,應該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以谷類、蔬菜為主,適量選擇水果、奶類、干鮮豆類以及魚、禽、蛋、瘦肉等含蛋白質食物,但動物性食品應限量,少用純能量食物如油脂、精制糖等。一、食物的選擇:1、主食適量:以多糖(淀粉類)食品為主,適當選用粗糧、雜糧,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高脂血癥患者的飲食,應該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以谷類、蔬菜為主,適量選擇水果、奶類、干鮮豆類以及魚、禽、蛋、瘦肉等含蛋白質食物,但動物性食品應限量,少用純能量食物如油脂、精制糖等。
一、食物的選擇:
1、主食適量:以多糖(淀粉類)食品為主,適當選用粗糧、雜糧,嚴格限制單、雙糖等精制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并保證每日適量水果攝入。
2、蛋白質類食品:應多選用豆制品,適量選用奶類、魚、蝦、禽類,畜肉類不宜過多。豆制品每日100g左右(指豆腐,相當于40克左右干黃豆),牛奶250g,雞蛋一個和/或魚、禽、肉類(包括蝦等)總計不超過50-75克,即可完全滿足對蛋白質的營養需要,多者有害無益。
3、低油脂:低脂肪、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忌肥肉、葷油,每日烹調用油不超過25克(相當于1.5斤/月),以植物油為主。膽固醇每日不超過300毫克(一個中等大小雞蛋約含膽固醇250毫克左右),應適當限制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如蛋類、動物內臟、魚籽、蝦籽、魷魚、墨魚等。
4、多食蔬菜:每日飲食中應包含適量菌藻類食品,如海帶、紫菜、香菇、木耳、口蘑等,以及香菜、芹菜、蔥頭等蔬菜。
5、限制食鹽攝入: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
6、戒煙限酒。
二、烹飪方法及食物的搭配
1、烹飪方法:以蒸、煮、氽、燉、熬、熗、拌等用油較少的方法為主,忌油煎、炸、燒等用油較多的烹調方法。
2、食物多樣化:人類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食物中含有各種營養素與其它有益于健康的物質,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又不完全相同。食物應多樣,既保證營養物質不缺乏,又能相互促進各營養物質吸收利用。
三、適量運動,控制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