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間無門診并不等于夜間不能看病,雖然名義上只是接收急、重患者(兒科除外),但確實有很多并不急的患者在夜間得到了診治。
既然不急,等到白天去看又有什么不可,當然總有人喜歡反其道而行,喜歡晚上去醫院病,可這些人畢竟是少數而且也不可能天天去看病,所以醫院不可能為了滿足極少數人的要求而開設夜間門診這是其一。
我國是人口大國,在以前醫生的數量實在太少,也正因為如此,最近幾年來,國家都在大力培養醫療人員,初看起來醫生數量越來越多,但有資格去坐門診的醫生卻越來越少,有的醫院連安排白天的門診醫生都有些吃力,更別說安排夜班門診了。
所以錢不是萬能的,醫生并不是向著錢看,“熬夜傷身”沒有其他職業會比醫生更清楚,有時候我還經常和同事開玩笑,如果他愿意,我的夜班都給他上,夜班費都給他還再加上一百。可誰都不愿意
在醫院呆久了的人,更能體會到什么是“沒有好的身體,有再多的錢也是白搭。”
更多相關建議:
臨床一線醫生,我寧可不賺這個錢,也想睡個好覺,誰愛掙誰掙。
更多相關建議:
夜間能夠撬開醫院門診大門的除了盜賊外,應該就是看門大爺了。
現在臨床第一線醫護人員不是很夠,大白天“專家門診”都是聘請一些退休老醫生開開門,湊湊熱鬧,大部份診室都有鄉里沒有人。
開設夜間門診,最起碼要有臨床醫護人員。沒有的話,部門牌匾那么多也不管用。難不成上大街小巷拉幾個穿著白大褂賣老鼠藥的湊湊數?
至于價格杠桿,不是很懂。在30年前,醫護人員的月薪普遍還在100元以內,大家都充滿期待。終于現在普遍月薪都是0.2~0.5萬元,應該很滿足了。個別聽說有幾十萬,聽說歸聽說,沒有誰愿意和世界首富比收入,在銀行門口數鈔票。
是不是發5塊錢10塊錢讓白天上班的醫生習慣性加個夜班呢?首先時間不允許,因為醫生也是人,需要休息。也不是每一位醫生都那么稀罕錢,為了多掙5塊錢上夜班。第二天上班不是打瞌睡嗎?
其次,精力上不允許。就像長途貨柜車嚴重疲勞駕駛,路上蛇形飛快。不僅對自己生命藐視,對別人無辜的生命更加不負責任。
有些奇葩的病家,看著時辰上醫院求醫的。白天據說很忙,只能吃飽夜餐拖家帶口,牙簽捅著牙上醫院夜間門診求醫。但就是因為缺醫生,沒有開夜間門診只能選擇急診了。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作為婦產科醫生,值夜班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晚上來看陰道炎的患者,也經常碰到半夜上完班的職業女性工作者來看病,把夜里的急診當門診看。狼來多了,真正急診可能會面臨精力跟不上的問題。
但無論是醫院和科室的排班,急診的目的都是用來應付真正影響到生命,需要及時搶救的患者。但過去幾年,由于醫鬧猖獗,弱勢群體醫生得罪不起霸道的群體,來了無論急診還是非急診都沒辦法先看了,雖然夜里累癱倒了,還是得看非急診的門診病人。目前,國內就是急診 門診不分的狀態。
此外,從大的方面講,醫療資源是有限的,急診配置多了,上夜班的醫生多了,要不就是醫生超負荷運轉,要不就是門診缺醫生。其實醫療資源應該由整個社會要一起來保護。醫療資源就像環境資源,一旦破壞了那是需要下一代或者更多代的人去償還。
但愿,能通過更多的價格杠杠或其他的辦法讓急診回歸到真正的急診,讓醫療資源用到刀刃上。
更多相關建議:
我能說我有一天晚上陪舍友帶貓去看病,醫生說還好你們來早了10分鐘,不然就加價了。12點前接診藥費+50,12點以后接診藥費+100,二線省會城市,5月份的事情。一度后悔自己為什么要學人醫,應該學獸醫啊。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一名120急診醫生,平均隔兩天上一個24小時班,就算不算上平時的加班,全年365天每天至少上8小時的班,但是我們會經常加班,無正常節假日,無正常人的作息時間,今年剛滿40歲,已經有高血壓病胃潰瘍膽囊炎膽結石腎結石腰椎病頸椎病,家里有兩個老人一個小孩,不是我不愛崗,不是我不敬業,但是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不想講大道理,這只是我養家糊口的一份工作,不要用道德綁架我,我只是一個活生生的普通人。
更多相關建議:
我愛人在省級三甲醫院病房值夜班,經常急診都是通宵,一晚上只有一百塊錢。可能有人說一百塊也不少了,但是他讀博士花了家里四五十萬吧,他經常說好想去工地搬磚啊,外科醫生不比工地輕松,但是收入好像還要低點,工地上技術型熟練工都能掙兩三萬一個月,還不需要讀那么多年書
更多相關建議:
你能給多少?掛號診費50?100?200?,多少是合理,或者是值多少錢?錢不是根本問題,問題是哪里來的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
更多相關建議:
翹個毛啊!醫院夜間急診是無條件開展的,價格也只比白天平診貴一點點,誰愿意賺這么點顛倒黑白的辛苦錢(關鍵醫務人員自己還得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