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風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其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那種徹夜鉆心的疼痛還會影響到患者夜間的睡眠質量,導致身體的素質每況愈下。那么,哪些信號是在提示痛風加重呢?
1.痛風發生“轉移”
痛風發作前期,多以第一跖趾關節疼痛為主,但如果不能及時控制病情,足背、足跟、踝、膝、腕、肘和手指等關節都會被累及,也就是痛風出現了“轉移”。
2、發作頻率增加
痛風發病初期,發病間隔期長達一至兩年,甚至更久,但未接受正規調理、控制病情,痛風發作的頻率就會越來越高,疼痛時間也會越來越長,這也是典型的病情惡化過程。
3、痛風石變大
痛風石即痛風結節,有了痛風石就標志著,尿酸已經大舉進攻內臟,病灶部位開始出現痛風石,且隨著時間的延長痛風石開始逐步變大,同時痛風石開始出現在身體各處,其中以腳趾、手指、手腕、肘、膝蓋及耳朵等部位最常見。
痛風越早調理,對身體傷害越小!拖得時間越長,病情惡化程度也越嚴重,最終會導致身體多器官受損,甚至生命終結在尿毒癥上。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之痛,有人把痛風比作不死的癌癥,這充分說明了痛風的痛苦,也是難以想象的。典型的痛風病程都要經歷四個階段,首先是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然后到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然后到間歇期,再到痛風石與慢性通風性關節炎。痛風并不單純只是關節疼痛,嚴重時會累及到腎臟病變以及心臟健康,所以不能忽視對病情的控制與治療。
哪些信號預示著痛風開始“惡化”?
第一、關節炎遷延不愈或轉移其他關節
一般最初的痛風以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出現,典型癥狀為驟然起病,通常第一次發作是在夜間,約85*-90%是單關節受累,最長侵犯的部位時第一跖趾。如果急性關節炎治療不當,關節炎遷延不愈或轉移其他關節。
第二、發作頻率增加,間歇期縮短
大多數痛風患者,第二次發作在6個月至2年之間,少數5-10年才復發,個別患者則無第二次發作,當未經有效治療,或是忽視不注意的,會出現發作頻率增加,間歇期縮短,癥狀加劇,炎癥持續時間加長,受累關節數目增加,預示著病情加重。
第三、出現痛風石
當體內尿酸鈉水平程度一直極高,可析出尿酸結晶,形成痛風石,痛風石可累及多種部位,包括心臟,會侵犯關節,并使關節受限,造成肢體畸形和功能障礙。
第四、腎臟病變
尿酸鹽在腎臟內沉積可引起腎臟的病變,這種腎病主要與病程的長短及治療控制得好壞有直接關系,輕者腰痛、浮腫、高血壓、血尿,晚期可出現氮質血癥及尿毒癥。
以上這幾種信號,也有一定的漸進性,因此,當得了痛風,最重要的還是要積極給予治療,保證合理的飲食結構,適宜的體重,良好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
更多相關建議:
快速止痛溶晶、輕松搞定痛風!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分為四期:無癥狀期、急性關節炎期、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和腎臟病變期,病人發病的時期不同,一般表現出的臨床癥狀也不一樣。急性痛風發作,主要是下肢單個大關節的紅腫熱痛,主要發生部位是第一跖趾關節,另外,踝關節、膝關節,也是急性痛風發作的主要的關節。此外,手指、肘關節也會受累。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時,會發展為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反復出現痛風石。如果病人發展到腎臟病變期,則會出現夜尿增多的癥狀。
好發人群
有痛風家族史,如直系家屬有痛風的發作病史,痛風幾率比正常人幾率要高。
60歲以上本身肥胖的男性或絕經以后的女性患者。
本身有一些基礎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腦血管疾病史的人群。
長期嗜酒、長期喜歡吃大量肉食,并且飯局比較多,應酬比較多者。
誘發因素
藥物因素
使用噻嗪類利尿劑、環孢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煙酸、華法林、小劑量阿司匹林等藥物,可以影響腎臟的尿酸排泄能力,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誘發痛風。
攝入高嘌呤食物
肉類、動物內臟及部分海鮮如貝類,屬于高嘌呤食物,大量攝入可被身體分解為尿酸,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誘發痛風。
飲酒
過量的酒精攝入是痛風發作的獨立危險因素,尤其是啤酒中嘌呤成分含量比較高,誘發痛風的風險最高。
預防措施
控制體重,預防肥胖。控制體重要以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為主。
飲食上要少食動物內臟、魚類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應大量飲水,每日2000mL以上,多食發面食品、放堿的粥和根莖類蔬菜。
防止高血脂,高血脂會影響尿酸排泄而導致痛風。平時要注意控制飲食,吃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
注意適當休息,不要劇烈活動,避免勞累、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
合理用藥、防止發生由藥物引起的血尿酸增高。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利尿劑、青霉素、抗結核藥等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應定期檢測血尿酸以及早發現問題并解決。
控制吸煙、喝酒,不酗酒,尤其注意禁喝啤酒。
更多相關建議:
寫的有道理,痛風一旦發作讓人很痛苦的,這是個代謝性紊亂疾病,發作時來的快,藥吃對了好的也快。導致一些有痛風的患者不在乎。我親身體會要在飲食上嚴格自律,高嘌呤的食物堅決不吃;減肥,尤其是肚子大的,下決心減下去;注意休息好,多喝水,要喝溫水、渴不渴都要時時來兩口;定期抽血檢查各項指標,動態把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更多相關建議:
\n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石
更多相關建議:
腎功能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