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養生注意事項
1、注意營養,養肺潤燥
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為避免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應少吃或不吃魚蝦,如帶魚、螃蟹、蝦等。
2、夜晚睡臥不可貪涼
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
3、外出鍛煉要動靜結合
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4、溫水泡腳
白露節氣不少人會出現手腳冰冷、乏力的情況,這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晚上堅持泡腳,時間掌握在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之間,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
5、宜補肺氣
白露節氣氣候由炎熱變得涼爽宜人,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也就是說人的機體進入一個周期性的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平衡,人的心血管系統的負擔也得到緩解,消化系統功能也日漸正常,人們的身體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疲憊感,即是“秋乏”。
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以適應秋乏。適當午睡利于化解困頓情緒,特別是老年人要午休。中午12:00~13:00,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此時應比平時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
6、宜補腎氣
白露節氣開始,天地陽氣開始收斂,腎主收藏,這個時候,腎開始收藏陽氣,準備過冬。如果腎不好,到了冬天,沒有充足的氣血抵御寒冷,就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耳鳴、腰腿酸軟無力、尿頻尿急、脫發、失眠多夢等情況。
因此,這個時節除了常規的養肺,還要要調理腎經。
7、注意溫差
白露不露,需防寒。古代民諺有云:“過了白露節,夜寒日里熱”,提示白露過后,氣溫逐漸降低,一早一晚更添寒意。此時不宜“秋凍”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患肺疾。由于秋氣主燥,燥易傷肺。如因著涼而使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外邪,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
若風邪侵犯筋骨,使經絡阻痹,可出現四肢痹癥。所以,“白露不露”應防秋寒,尤其要注意保護好頭、頸、背、腹、足這些重點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