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癌癥,大家都是懼怕的,但更懼怕的是患病后除了放化療無藥可醫,不僅生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生活質量也受影響。
而卵巢癌貌似不屬于這一類,除去傳統的放化療,還有“潮流的”PARP抑制劑、“經典的”抗血管抑制劑等。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嘗試免疫抑制劑治療。
雖然選擇還算多,但依然有很多急需解決的臨床問題,比如化療藥物治療≥4線復發性卵巢癌患者,一般治療效果有限,估計緩解率為10%或更低,中位總生存期僅為5~9個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開啟了探索之旅——QUADRA研究!
歷時4年之久,QUADRA研究終于“開花結果”,達到研究終點!
全球大型II期臨床研究:QUADRAQUADRA研究是一項全球大型的II期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尼拉帕利有望成為既往接受過多線治療的卵巢癌患者的新選擇,其結果已經刊登在了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腫瘤學》上!
這是一項單臂、開放標簽的II期臨床試驗,共入組456例復發性高級別漿液性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過至少3線或3線以上的化療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吉西他濱、多柔比星、拓撲替康、卡鉑、奧沙利鉑、順鉑、貝伐珠單抗或PARP抑制劑),復發之后患者接受尼拉帕利治療,直至疾病再次進展。
1尼拉帕利效果持久,生存期近乎翻倍數據顯示,456例符合方案的患者人群使用尼拉帕利治療,療效持久,中位療效持續時間為9.4個月,中位OS為17.2個月,這相比與化療的5~9個月,生存期翻倍!
在不同的基因分型人群組中,尼拉帕利也都能帶來獲益。
在BRCA基因突變、HRD陽性或HRD陰性三種人群當中的中位療效持續時間也相似,為別為9.2個月、9.2個月、10.1個月。
BRCA基因突變組人群的中位OS為26個月,HRD陽性和HRD陰性組的中位OS分別為19個月和15.5個月。
另外,在治療24周時,具有BRCA突變和HRD陽性的人群中,分別有38%和26%的患者有臨床獲益,在總人群中仍有19%的患者有臨床獲益。
2對特定亞型,尼拉帕利控制率達68%在達到研究終點的主要研究人群數據顯示:在47例既往接受過3或4線抗腫瘤治療、HRD陽性、鉑敏感復發、既往未接受過PARP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即主要療效人群),13例達到客觀緩解,ORR達28%;這些人群的中位PFS和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分別為5.5個月和9.2個月。47例患者中,疾病控制率達68%,表現優異!
3安全性與先前的研究一致臨床觀察中,沒有發現新的不良反應,尼拉帕利安全性特征與先前的NOVA研究維持治療人群中觀察到的安全特征一致。
最常見的≥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為貧血(24%)和血小板減少(21%)。最常見的治療相關嚴重不良事件為小腸梗阻(7%)、血小板減少(7%)和嘔吐(6%)。
4數據優異,獲得FDA優先審批QUADRA研究在卵巢癌后線治療中評估了尼拉帕利單藥的臨床獲益,這是一項全球大型的評估PARP抑制劑用于后線治療的研究,入組人群與真實世界臨床患者狀態相似。
QUADRA研究在各個臨床亞組和生物標志物亞組中均觀察到臨床獲益,且安全性與NOVA研究一致。
基于這一研究結果,尼拉帕利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于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6月24日,獲得FDA優先審批權。這預示著尼拉帕利即將斬獲又一個晚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潛在新適應癥,即接受過三線或三線以上既往化療方案治療,攜帶BRCA突變,或同源重組缺陷(HRD)并且鉑敏感復發(最后一次含鉑化療后超過6個月疾病進展)的晚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治療。
目前,尼拉帕利已經被美國、歐洲和中國香港的藥物監管機構批準上市,6月也正式登陸了澳門地區,用于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患者的維持治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對于這類多線治療后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而言,尼拉帕利可能是化療的合理且有意義的替代選擇。
參考資料:
1. Kathleen N Moore, et al.,(2019). Niraparib monotherapy for late-line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QUADRA):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single-arm,phase 2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0.1016/S1470-2045(19)30029-4
2. https://www.gsk.com/en-gb/media/press-releases/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accepts-gsk-s-application-for-zejula-niraparib-in-late-stage-ovarian-cancer-with-priority-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