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自然》子刊:針對“不可成藥”靶點,科

▎學術經緯/報道

昨日,《自然》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的最新一期發表了一篇關于癌癥治療的重要研究。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人員針對著名的“不可成藥”靶點,發現了一種新的攻擊途徑,可以讓癌細胞自我毀滅。動物實驗的結果提示,這項新發現可能為多種類型的癌癥帶來全新的治療策略。

我們知道,癌癥與許多基因的異常表達有關。在多種癌癥類型中,一種名為MYC的原癌基因發生突變或過度表達。作為一種轉錄因子,MYC影響許多基因的表達。當它出現異常,會引發連鎖反應,讓細胞異常增殖,幫助腫瘤不受控制地生長。

多年來,由于直接靶向MYC蛋白的藥物極難研發,MYC成為了臭名昭著的“不可成藥”靶點。

很多研究人員也想到了間接對抗的方法,靶向MYC通路的下游分子來阻止腫瘤生長。例如,在有些腫瘤中,Constantinos Koumenis教授與其同事發現,激酶PERK激活ATF4(活化轉錄因子4)是MYC活化后的一條關鍵下游通路。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Constantinos Koumenis教授(圖片來源:賓夕法尼亞大學官網)

一開始研究團隊想到了用抑制劑阻斷PERK。然而,他們發現這還不足以阻止腫瘤細胞的生長。原來在腫瘤細胞中,MYC還會繞道走另一條通路來影響ATF4。

發現這一點后,科學家們有了新的思路。既然兩條信號通路都匯集到ATF4這個下游分子,那么靶向ATF4也許可以更好地阻止腫瘤生長。

▲MYC通過兩條途徑影響下游的ATF4(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進一步研究發現,ATF4作為MYC的下游,調控MYC靶向的多種基因的表達。這些基因多與細胞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質有關,其中包括一種蛋白4E-BP1。這種蛋白質負向調控mRNA的翻譯,可以減輕MYC引起的蛋白毒性應激,對于平衡蛋白合成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首先在人類大腸癌腫瘤細胞系中檢驗了敲除ATF4的后果。結果顯示,ATF4表達降低后,MYC的活化造成蛋白質在腫瘤細胞內不斷堆積,代謝壓力激增。最終,腫瘤細胞死于內部應激過強。

而在淋巴癌小鼠模型中,研究團隊進一步檢驗了阻斷MYC-ATF4通路的治療潛力。在敲除ATF4基因后,MYC驅動的腫瘤停止生長。相比對照組,小鼠的無腫瘤生存期和總生存期都得到了顯著延長!

▲在淋巴癌小鼠模型中,條件敲除ATF4基因提高小鼠的無腫瘤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還將繼續研究這種間接攻擊MYC的方法,弄清楚MYC-ATF4通路中是否還有其他潛在靶點,以及阻斷ATF4是否會在人體中產生其他脫靶效應。

雜志同期刊登的評論認為,這項研究“為腫瘤對內在應激的反應提供了機制上的洞見,并為癌癥治療提供啟發”。期待科學家們借助這條新途徑,最終成功圍剿腫瘤,造福眾多患者!

參考資料

[1] Feven Tameire et al., (2019) ATF4 couples MYC-dependent translational activity to bioenergetic demands during tumour progression. Nature Cell Biology. DOI: 10.1038/s41556-019-0347-9

[2] Kirk Staschke et al., (2019) Adapting to cell stress from inside and out. Nature Cell Biology. DOI: 10.1038/s41556-019-0354-x

[3] Researchers Identify New Way to Make Cancer Self Destruct. Retrieved July 02, 2019, from https://www.pennmedicine.org/news/news-releases/2019/july/researchers-identify-new-way-to-make-cancer-self-destruct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癌癥突破

抗癌疫苗|癌癥地圖|KRAS|酒精|CAR-T 2.0|單細胞CAR-T|外泌體|白血病免疫療法|膳食纖維與肝癌|中年危機|液體活檢|化療與癌癥轉移|抽煙喝酒要不得|癌癥轉移|癌細胞變脂肪|自噬反應|鉀離子|PD-L1遠程攻擊|CAR-T安全性

智慧之光

大腦邏輯|母愛|腦細胞|阿茲海默病血檢|孤獨|可樂|生酮飲食|阿茲海默病毒假說|大腦抗衰老|麥克阿瑟天才獎|APP蛋白|暢游大腦|細菌感染假說|睡眠與心血管疾病|電擊提高記憶力|明星抗抑郁藥|重新定義生死|腦機接口|分子藍圖

熱門前沿

膳食纖維|人工智能|耐寒|維生素D|脂肪治療|細菌耐藥|性別逆轉|延年益壽|細胞分裂|減肥新方|單染色體酵母|吃不胖的方法|精準醫學|單性生殖|胚胎發育|基因療法|蚊子吃減肥藥|AI醫生|長壽天然分子|細胞排除廢物|大道至簡|吸貓|太空旅行|打印器官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yangshengzhidao/view-18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