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鉤、一拉,
用單手就能完成的兩個動作,
卻在黃梅天里化解了濕垃圾破袋的尷尬↓
保潔員自制“破袋神器”
近日,由洋涇街道維多利華庭小區
保潔員顧庚芳設計制作的這款
“破袋神器”在維多利居委轄區內
全部4個小區投入使用,
徹底解決了居民的破袋煩惱。
雖然大家都說它是“神器”,
但這款破袋器的結構非常簡單:
一節30厘米左右長的鋁合金管,
一頭加工成鋸齒狀,用于破袋,
另一頭則安裝了搭扣與螺栓,
可將其牢牢固定在濕垃圾桶上↓
結構簡單、制作方便、
便于清潔、成本低廉……
居民們認為,這款破袋器優點多多,
最重要的是它真的很好用。
““以前破袋的時候很容易弄臟手,清理起來也不方便。”
居民羅阿姨說,用上“破袋神器”后,只要用它勾住垃圾袋上半部分,再稍稍用力往上一拉,整個袋子就被“開膛破肚”,濕垃圾一點不剩全部落入垃圾桶中?!白罱_始黃梅天,我們一手打傘、一手破袋,真的很方便?!?/p>”
破袋器的發明者顧庚芳
是維多利華庭小區的保潔組長,
平時就擅長修補、優化手頭的各種工具,
動手能力極強。
““之前因為濕垃圾破袋,搞得許多居民非常狼狽,甚至還發生了不愉快,所以我制作了這樣一個簡單的小道具?!鳖檸煾嫡f,現在大家處理濕垃圾時毫無壓力,還從中體會到了樂趣?!?p>維多利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說,目前維多利華庭小區內的一個垃圾廂房、2個臨時垃圾投放點的濕垃圾桶,都已經安裝了顧師傅發明的破袋器。居民區還將向轄區內其他3個小區推廣這款“神器”,用高質量的服務促進居民做好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同樣在這個街道的棲山農貿市場,
進駐了一個可以把濕垃圾變水的“大家伙”,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幾分鐘,濕垃圾變成水
在洋涇街道棲山農貿市場,
菜販、保潔員將濕垃圾分揀好后
投入一個“大家伙”中,
只需幾分鐘,
“大家伙”便可以把濕垃圾變成污水。
這個處理濕垃圾的“大家伙”高近兩米,
頂部設置了一個垃圾投入口,
并配備了垃圾桶升降軌道。
當有濕垃圾投入的時候,
其體內的微生物會進行垃圾的處理。
把菜葉菜梗、果蔬垃圾
倒入白色的“大家伙”中,
機器轟鳴幾分鐘,
就能聽到流水排入下水道的聲音。
每天,市場里三次分揀的
500千克果蔬垃圾分批投入機器。
最后果蔬垃圾變成污水,
實現垃圾零排放。
在廂房的右上角,裝有噴淋裝置,
以定時清除異味。
濕垃圾處理后,
廂房只有輕微的蔬菜發酵的味道。
工作人員介紹,菜場攤販們會把外層不夠新鮮的葉子摘掉,有些菜要修根,對于菜場來說,每天80%以上的垃圾都是濕垃圾。
每天投入這臺機器的菜葉,會經過三次分揀:攤販一次,保潔員收垃圾的時候揀一次,投入機器前再揀一次。此舉既高效地實現了濕垃圾減量,也保障了垃圾廂房周邊的環境衛生。
垃圾分類以來,
大家紛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想出了不少垃圾分類的好點子![]()
![]()
你的身邊有哪些優秀的例子?
歡迎分享給小布和大家~
部分文字:趙天予
編輯:趙婧
部分攝影:黃日閱
視頻來源:洋涇街道
部分來源:澎湃新聞
郵箱:pdxinwenchu@163.com
你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