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閱讀
35歲是生育力的一道坎
最全體檢報告解讀,超詳細(值得收藏)
當櫻桃遇上產科大夫,紅了助產圈
新型兒童毒品已然來襲……父母必須要警惕!
盆底康復一定要做,但是這些坑一定要避開!
郎景和:外科醫生最忌諱的三件事
要優雅,不要污,核磁共振下的啪啪啪
讓孩子吃維生素C預防感冒?
骨灰級整理 詳細解讀的婦產科各種超聲指標
空腹吃荔枝致多名孩子死亡!
乳腺癌篩查和對早期乳腺癌的治療等因素使乳腺癌的預后大幅改善。然而,部分患者仍承受早期乳腺癌復發之苦。
先前文獻報道,年輕患者、腫瘤形態、腫瘤增大、腫瘤高級別、淋巴管侵犯、腋窩淋巴結侵犯、HR 陰性以及 HER2 過表達等是乳腺癌預后差的重要因素。
2000 年,Perou 根據基因分析結果將乳腺癌重新分類為腔細胞型,HER2 基因擴增型,正常乳腺型和基底細胞樣型(三陰性型)。
隨后,Sorlie 又建議將腔細胞型分為腔細胞 A 型和腔細胞 B 型。這種新的分類有助于臨床醫生更準確地預測乳腺癌的自然病史。
乳腺癌的遺傳譜分析有助于預測復發風險的遺傳特征。而其他復發預測因素仍需進一步明確。
研究過程基于上述背景,來自澳大利亞堪培拉醫院的 Robin Stuart-Harris 醫生團隊對澳大利亞首都直轄區和東南新南威爾士地區早期乳腺癌復發進行分析,文章發表在近期 The Breast 上。
研究者分析了該地區 1997 年至 2015 年 3765 名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復發情況。
這些患者之前均被診斷為無遠處擴散的浸潤性乳腺癌。入組患者人口統計學資料詳見表一。
表一 入組患者人口統計學資料
所有患者均按指南接受治療。所有入組患者行手術治療。
同時,3575 例患者行腋窩手術,包括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腋窩淋巴結取樣(1-4 個淋巴結),前哨淋巴結活檢聯合腋窩淋巴結清掃,或單行腋窩淋巴結清掃。
保乳患者中 95.7% 行放療。醫生建議 39.8% 的乳房切除患者行術后放療。入組患者治療情況詳見表二。
表二 入組患者治療狀況
這些患者中 459 例出現復發。
局部復發為 13.3%,局部加區域復發為 3.5%,區域復發為 8.9%,局部加區域及遠處復發為 8.7%,單純遠處復發為 63.0%,2.6% 復發位置未知。
I 級患者 5 年復發率為 2.5%,II 級為 6.8%,III 級為 17.0%。淋巴結受累患者五年和十年內復發的風險高于沒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
不同類型乳腺癌患者復發和生存狀況見表三。
表三 患者預后狀況
復發因素研究者進行進一步分析以明確哪些因素與復發風險增加相關。
患者因素包括:診斷時年齡,臨床表現(有癥狀與無癥狀),絕經狀態以及臨床醫生評估的乳腺癌風險。
腫瘤因素包括:是否有多種腫瘤存在,腫瘤類型,大小,部位,組織學,等級,HR 狀態,Ki67 值,HER2 狀態,淋巴管及淋巴結侵犯情況。
治療因素包括:手術類型,是否行腋窩手術,是否接受全身輔助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曲妥珠單抗)和是否行乳房切除術后放療。
詳見表四及表五。
表四
表五
總結綜上所述,淋巴結及淋巴管侵犯,腫瘤高級別,臨床癥狀表現,非腔細胞型和腫瘤 50 mm 與復發風險增加有關。
文章首發于:普外時間(授權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