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說 | 照進角落的光—行走在遠古到中世紀

我相信

整個世界和其中的知識

都是聯系在一起的

——孫軼飛

《照進角落的光:行走在遠古到中世紀的醫學》一書,作者用縱橫聯系的方式講述了從原始醫學到歐洲文藝復興之前的醫學歷史;插畫師在文字的基礎上將晦澀難懂的內容轉化為精美的插畫;設計者用了簡潔典雅的設計手法,將文字和圖片和諧地展示給讀者,從視覺上打破了閱讀理論書籍比較沉悶的傳統。文字、插畫、設計的完美結合,正是本書與其他醫學史類書籍最大的不同。


美,是讀者看到這本書的第一印象。

不需要什么閱讀計劃,只需一個遇到的機會,信手翻開書頁,任何一段文字、一幅插畫都會帶給讀者美的享受 …… 即使你沒有醫學背景,對那段遙遠時光里所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你仍然會被這本書的美所吸引。

《照進角落的光——行走在遠古到中世紀的醫學》是一本有點“另類”的醫學史讀物,不甘于簡單敘述醫學的產生和發展,從生死一線的非洲大陸,到富饒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從神秘的法老安眠之地,到滿目瘡痍的永恒之城;神話、宗教、戰爭、語言、藝術、科學……這種種散亂的線索,在書中統統被利落停當地融會展示,仿佛它們原本就應該被用于解讀我們從未注意到的醫學歷史。

設計的意義在于為內容找到最適合的表達方式。進入設計初始,一個個問題就撲面而來。第一個問題就是定調子,什么定位?如何編排?做多大開本?預估定價?字體、字號,再到選紙、確定工藝、去印廠盯印......所有的細節,所有能被想到的大小問題都在設計者的思考之中。

01

厚重與輕巧的結合

隨著對圖書內容的深入了解,定下比大32開稍長一些的開本,保留書籍原本的氣質,讓設計貼近內容的本質。力求整體設計從體量上保持輕盈,從內容上保持厚重。

腰封是圖書宣傳語的重要展示位置,但是腰封+護封+封面的組合又顯得冗余。設計者別出心裁,利用紙張反疊的方式將護封設計成外覆展開式,將隱藏于封面背面的圖片和文字呈現出來,用視覺語言寓意內容重構后的意圖表達,有助于讀者對作品的理解,相互映照而不失整體性,以輕巧的方式展現內容的厚重。

02

用設計體現時代的質感

設計中采用了區別以往同類題材的設計風格,設計的核心思想力求外在形式和內頁圖文相吻合,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封面書名顏色挑選接近“石綠”的顏色,增加封面的層次感。封面宣傳語的文字顏色沒有像大部分圖書腰封文字一樣跳脫醒目,而是選擇了藍紫色,與封面插畫和正文顏色呼應,營造出光的意境。精裝封面選用銅板紙覆觸感膜,觸摸時具有類似皮質的獨特柔軟質感,表達微妙、柔和、細膩的感受。

文前和章節的圖片沒有直接使用原色,而是進行了統一調色,營造出遙遠年代的久遠感。精心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圖片為章節隔頁,將每個篇章頁的目錄設計成條帶狀,通過跨頁來展示,力求為讀者還原悠遠歲月的歷史情懷。

03

讓設計回歸本真

設計不是為了給書做裝飾打扮,更不是去儀式化內容。設計的意義在于幫助讀者提高對內容的閱讀和認知能力,形成初步的格調構想,對圖文敘述注入了時間與空間相互傳遞的設計思路。

準確地把握字體、字號、行距、空白、灰度以及文本本身構成的點、線、面,體現出文本的性格和閱讀的美感,讓讀者清晰地閱讀作品內容。

空間體例安排疏密得當,圖隨文走;敘述節奏把控上,內文架構清晰、豐富,在設計上使其層次成塊狀,在視覺上也易于識別,閱讀起來輕松愉快。

04

設計與工藝結合

在圖像印刷中,堅持高質量地把控書籍裝幀工藝的每一個細節。在印前對色彩管理預期的效果和圖像印刷的優質還原度進行反復測試,避免瑕疵的出現,力求實現作品最終的“材美”“工美”。

考慮到書的用途和讀者翻閱的方便性,設計者選擇精裝本的裝幀方式,這種裝訂方式牢固,耐用性強,出現撕裂和褶痕的情況少。在此基礎上選用西方古老的圓脊精裝書的風格,與圖書內容產生前后相照首尾呼應的美好效果。

裝訂、工藝、材料上處處用心,所有的設計都恰到好處、不落痕跡,既完美地襯托了文字與插畫的文學之美、藝術之美,又沒有做特別夸張的處理,讓讀者產生形式大于內容之感。這樣的設計,使內容與形式高度融合,交映生輝。

設計參數

開本大小:140mm×230mm

中文字體:方正博雅宋

正文字號:字號9.75 行距21

裝訂形式:精裝+護封 (正反印,地腳往上翻折)

內文用紙:100g超感紙

護封用紙:180g剛古紙

環襯用紙:180g剛古紙

———————————

出版信息

作者:孫軼飛

頁數:256

定價:58元

書號:ISBN 978-7-117-26456-3

版次:2018年10月

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購買鏈接 請點擊閱讀原文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yangshengzhidao/view-18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