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灌喝酒容易臉紅的人,他們更可能因飲酒致

#前文提要:雙11最后悔的購物體驗吐槽大會結果公布。(點擊閱讀:2020雙11之最令人心疼的購物經歷)



飲酒的習慣已經伴隨了人類幾千年。幾千年前甲骨文的時代,酒就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了。在甲骨文中,用一個圓肚子的酒器來表示酒,那就是“酉”。而后來這個字被借走拿到地支里和雞作伴去了,所以就在酉的旁邊加了水字,變成了“酒”。

不過畢竟酒大多是靠寶貴的糧食來釀造的,所以古人喝酒沒有現在這么容易,不像現在全球化的時代,全世界的美酒都可以簡單的喝到。說起這個,據說RCEP過些年如果不被日本的廢宅們阻礙真的推行下去,以后日本威士忌會便宜不少。

扯遠了,在酒的江湖世界中,有一個特別的流派,就是一喝酒臉就紅的人。在傳說中,這樣的人往往身懷絕技千杯不倒,酒進到肚子里就馬上通過毛孔揮發出去了—— 至少勸酒的人都是這么說的。

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喝酒馬上臉紅的人,又信了這種話,那就麻煩了。

喝酒臉紅,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 Alcohol Flush Reaction,也就是酒精潮紅反應。不過這個反應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別稱:Asian Flush (亞洲紅)。在網上搜下這個詞,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對比圖。


↑搜索引擎搜Asian Flush的結果之三

之所以叫亞洲紅,是因為東亞人在飲酒后更容易出現臉紅的情況。其實不只是臉紅,后背、肩膀也都是容易出現酒后變紅的部位,一些人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會出現下面這樣全身發紅的表現。


↑wiki作為例圖的某酒精潮紅反應的亞洲男性后背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皮膚變紅的情況,是因為酒精在代謝的環節中出現了問題。

人體飲酒后,酒精也就是乙醇進入體內,先是在酒精脫氫酶的幫助下,會變成乙醛,然后又在乙醛脫氫酶的幫助下變成乙酸。


↑乙醇(酒精)→乙醛→乙酸的反應過程

而酒精分解的中間產物,乙醛又有讓血管擴張的功能。因此如果乙醛在血管中的含量較高,那就會出現臉紅,甚至全身發紅的表現。

所以如果乙醛脫氫酶較少,也就是乙醛代謝成乙酸的速度慢,那人就容易酒后臉紅。

而且如果人飲酒完很快臉紅,這說明他乙醇分解成為乙醛的速度比平時人更快,才會臉紅的那么快。所以喝酒很容易臉紅的人,體內酒精分解成為乙醛的速度更快,血液內酒精的濃度下降的快,的確看上去不那么容易醉(同時也比較難“享受”酒精的快感)。

但如果這成為被人勸酒的理由,那就虧大了。因為快速臉紅意味著體內酒精很快分解出大量乙醛,但乙醛又沒能代謝成乙酸,才會臉紅。這就導致體內乙醛的濃度會較長時間保持一個較高的濃度。

嗯,你猜對了,乙醛是致癌物。

和令很多人聞風喪膽的甲醛一樣,乙醛同樣也是世界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第一類致癌物質(第一類意味著有充分的研究證據證明致癌)。而且乙醛每年導致癌癥的數量遠遠超過甲醛,途徑也非常明確 —— 酒精攝入。


因為飲酒導致在人體內生成的乙醛,會導致患肝癌、食道癌等癌癥的風險提升,尤其是缺少乙醛脫氫酶的臉紅人群,如果日常飲酒,那患食道癌癥的風險,是其他日常飲酒者的4-8倍。

而全世界誰最缺少這種酶呢?東亞人種,尤其是中日韓三個國家。

和氣候導致的高原紅不同,酒后臉紅是一種典型的基因表現。

東亞人種在飲酒上是很特別的一種存在:首先大部分東亞人(大約80%)體內擁有特別的變異基因,可以生成一種叫做酒精脫氫酶1B的特殊酶,這種酶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代謝酒精,變為乙醛。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變異出現在約3000年前,可能和中國人的飲食特點有關。這種變異幫助我們減少了酒精中毒的風險。

不僅如此,東亞人民還有另外一個基因變異,叫ALDH2*2,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無法快速代謝乙醛的基因。這種變異在白人、黑人中幾乎不存在,基本都是在東亞各民族出現。


↑全球ALDH2基因分布圖(也可以看做酒量圖)

其中,中國南方漢人相對最多,北方漢人就少一些,還沒日本人多。韓國人、越南人、泰國人也不少,藏族、蒙古族中也有這個基因,但就沒那么常見了了。基本上符合了中國傳統漢民族“基因擴散”和東亞一家親的歷史。


↑東亞ALDH2基因分布圖(餅圖中較深的兩個部分)

有這樣基因的東亞人民,喝酒之后代謝乙醛就比較困難,容易出現臉紅等情況。長期飲酒,也更容易出現肝癌、食道癌等癌癥。美國白人酒鬼滿街跑,肝癌比例卻沒有酒精消費量相對少的日本人、華人高,這個基因的差異還是很重要的。

所以總說北方人酒量大,尤其是內蒙人民喝酒豪爽,的確還是有一些基因依據的。北方漢人,或者少數民族,前面提到的幾種基因變異的比例比較少,因此也不太容易出現臉紅這些飲酒反應。

想判斷自己身體里這個基因的情況,不需要去做什么檢測那么復雜,根據自己之前飲酒的情況來判斷就好,如果你很容易喝酒臉紅,那就說明缺少代謝乙醛的能力,飲酒更容易導致肝癌、食道癌等問題。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就盡量少喝酒吧,

但可能有些人看到這里覺得自己喝完酒沒有臉紅等問題,就放下了一塊石頭,就此可以安心喝酒。

對于這樣的想法,只想問一句:你真覺得老祖先給咱們進化出這樣一個基因,是為了坑子孫的么?

酒精對身體的危害,遠遠不只乙醛這一個點,從癌癥、中風、心血管疾病到精神疾病,酒精對人體的傷害是全方面的。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目前全球每年有300萬人因為酒精傷害而死亡,導致200多種疾病和損傷,尤其是在20-39歲這個年齡段,有13.5%的死亡是因為酒精造成的。


不僅僅是個人的健康,酒精也會導致大量社會和經濟損失。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宗教和國家會要求禁酒、少飲酒。但大部分都像美國之前的禁酒令一樣最終無疾而終,只能靠AA(酗酒匿名會)來互相取暖。

從這方面來講,東亞的基因差異就反而是優勢。我們是唯一自帶“禁酒基因”的地區。因為上面提到的基因變異,東亞人中很多喝酒會更容易不舒服,相對其他民族,這就反而減少因為喝酒而導致的其他損害。

當然前提是你別喝了不舒服、面紅耳赤還拼命喝。

小酌怡情,酗酒傷身。這是老祖宗在基因進化的時候,就寫在我們DNA里的忠告。


我們新增了日常提問咨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問題,可以點擊我們公眾號下方工具欄的【提問溝通】告訴我們:


更多吐槽相關的文章,也可以點擊工具欄里的【文章查詢】,在搜索欄里輸入“致癌”來查找。

  • 美國研究顯示手機致癌?嗯,還顯示能延年益壽呢

  • 奇跡男孩的先天畸形,是不粘鍋下的毒嗎?

  • 這些才是真的致癌物

  • 面膜致癌?最怕流氓有文化

  • 草莓中的“致癌?農藥”乙草胺

  • 潔廁塊致癌藍水回吸污染?怎樣使用才安心

  • 牛奶致癌迷局——香港電視節目報道如何解讀

  • 假大米?!“中國塑料合成有毒致癌米流入印尼”的鬧劇

  • 可能致癌的兒童防曬霜榜單?!

  • 紅肉致癌時代,肉食者的生存法則

  • 植物油致癌?英國專家的話要這樣聽

  • 幫寶適也致癌了?曝光的法國雜志到底說了什么?

  • 別扯牛奶致癌墳墓,我們都活得好好的呢

  • 健達巧克力蛋不致癌,那被美國和智利禁止是為什么?

  • 艾灸館的二手煙,飄蕩在我們身邊的致癌污染物

  • 當哺乳期、孕期遇到甲醛污染,你要怎么辦?

  • 騙子為崔永元洗白用的加州65號令,到底是什么法規?

  • 怎么節能燈也致癌了?!| 一起辟個謠

  • 被罰47億美元的強生爽身粉,冤么?

  • 電子煙也是煙,一手二手都要警惕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yangshengzhidao/view-18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