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消極時刻”似乎越來越多了。
小時候有學業的壓力,長大了有打工人的煩惱,還要面對育兒、養老等各種難題……學會處理生活中的消極情緒,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那么,你是如何對抗生活中的消極情緒的?
看了這么多對抗消極情緒的方法,是不是有一種“我又可以了”的感覺?!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消極情緒”都是抑郁情緒。如今“抑郁”這個詞越來越頻繁地被提及,一個需要了解的知識點是:“抑郁情緒”和“抑郁癥”是有很大區別的。
如果上文中的各種自我疏解的方式能讓你感覺好受一點兒,那說明困擾你的可能只是“抑郁情緒”。抑郁是很常見的一種情緒,幾乎人人都會遇見,一般不會持續2周以上。當我們產生抑郁情緒時,做運動或者喜歡的事時就會感到輕松一些。
而抑郁癥則屬于病理性心理性抑郁障礙,表現為長時間的情緒低落,無法自我緩解,甚至整個人失去了活力,只能通過針對性治療來改善。
數據顯示:抑郁癥是僅次于癌癥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飽受抑郁癥的折磨,而堅持接受正規治療的患者卻僅僅不到7%。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很大概率會在生活中遇到抑郁癥患者,許多人很可能正在患有抑郁癥卻不自知。
如果你無法分辨自己的“抑郁”到底是抑郁情緒還是抑郁癥,那么可以點開下面這個小游戲做一個快速的自我評估。
游戲中附有兩個廣泛使用的專業抑郁癥快速自測表(BDS伯恩斯抑郁狀況自測表、SDS抑郁狀況自測表),想要更了解自己狀況的朋友,可以點擊這兩個表格進行自我初篩,同時得到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除了甄別抑郁情緒與抑郁癥,如何正確與抑郁癥患者相處也是需要學習的。許多對抑郁癥缺乏了解的人在面對抑郁癥患者時,往往會脫口而出“別太喪,想開點”,殊不知這類話不但無法開解抑郁癥患者,還會產生反效果。因為是疾病使患者籠罩在消極情緒當中的,這并非是患者能夠自我控制的,類似的話會使患者感覺好像你認為這種痛苦并不是個大問題,而責怪患者在鉆牛角尖。在面對抑郁癥患者的時候,如果能表達出“我沒有得過抑郁癥,但我能感受到你確實很痛苦,我愿意幫助你”就會好得多。
《迷霧心城》是一個寓教于樂的抑郁癥科普游戲,通過這個游戲,不僅可以了解抑郁情緒和抑郁癥的區別,也能學習到如何正確與抑郁癥患者相處。
同時,游戲中還有一個“愛心捐贈”板塊,鏈接了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抑郁癥幫扶項目與中國福利基金會的DIS看見抑郁藝術展兩個公益項目,點擊即可直接為項目捐款。
《迷霧心城》其實是“我是創益人”公益廣告大賽孵化作品。
“我是創益人”公益廣告大賽是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廣告和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CDC)聯合舉辦的公益廣告大賽,舉辦四屆以來,已孵化了包括戛納創意節銀獅獎獲得者《一個人的球隊》在內的194支公益廣告作品。
如今,第四屆“我是創益人”公益廣告大賽進行了全面進階,更加注重作品所創造的公益實效,旨在通過“創意+科技+公益”的創新機制,讓更多看不見的公益被看見,讓公益實現真正的人人可及。
如何正確對待、處理情緒是每個人都應該正視、重視的問題。我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驅散那片抑郁的迷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