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刺薊草相信會有很多人不太知道它是什么,但要叫它小名刺菜或是七七菜、止血菜,這在農村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刺菜是農村最常見的一種野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是菊科屬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大葉薊、小葉薊。常見于在農田大地、道邊、河渠周圍生長。
人們對它的作用是在熟知不過了。在以前農村生活條件艱苦,基本上家家都養上一頭豬,作為改善和貼補家用的來源,但那時候是沒有飼料的,家里養的豬大多都是吃野菜或粗食。所以,我們農村的孩子晚上放學第一件事就是去野地里拔野菜割青草回家剁碎可做豬食。其中這種刺兒菜就是豬很喜歡吃的野菜。
當然,刺兒菜被人們最為熟知的功效就是有止血功能。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也都體驗過,每當在坡地里干活時身體那個部位不小心被鋤鐮锨镢或是樹枝劃傷的時候,都是隨手擼一把刺菜葉子揉一揉用它敷在傷口處立馬有止血止痛的效果。
近幾年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刺菜的營養價值和作用更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其實刺兒菜是一種食藥同源的野菜,做為食源是一種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的野菜。刺兒菜里富含大量的人體所需的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和蛋白質。而這些有效成分的物質有利于人體吸收,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水分進行新陳代謝,有利尿和消水腫的性能,膳食纖維這種成分物質有利于幫物體內毒素的排除。做為食源野菜是一種很好的美食。
刺菜也和薺菜、蒲公英、苣荬菜等一樣,是一種時令性的可食野菜。采摘食用時也要趁著新鮮勁時采挖,將新鮮脆嫩的刺兒菜挖回家,可以用它做成不同的美食。可剁碎了煎蛋餅吃;也可以燎水后涼拌著吃; 在農嫂家鄉這里最常見的吃法就是做餡料用來包著吃;還可以把刺兒菜剁碎了和小豆腐一起做著吃,都很美味。
刺菜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這些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需的,所以刺菜做為野菜來食用對身體健康是無毒害的
更多相關建議:
農村有一種叫刺薊草,它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刺薊草是在我國南北分布很廣的一種多年生草本,常生長在荒地、農田、山坡、路旁,為最常見的田間雜草之一,它的正式中文名叫刺兒菜,別名很多,如小薊、紅花苗、刺薊菜、刺薊、馬刺薊等,是菊科薊屬植物。
刺薊草的外形特點:莖干直立,高二十到六十公分,上部分叉,莖干有條紋,并且有蛛絲狀的毛;基部生長的葉片在開花時就干枯了,莖干上葉片稀疏,長橢圓狀,長六公分左右,葉邊有細針刺,表面綠色,兩面有蛛絲狀毛;
頭狀花序單生枝頂,小花紫紅色;
果序頭狀,果實有淺白色毛。花果期很長,一般在五月到九月一直開花結果。
刺薊草的主要功效和作用為:
第一,它的全草在中醫可以藥用,有涼血、化瘀、止血等功效,可治療尿血、傳染性肝炎、子宮出血、外傷出血等病癥。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二,它的幼苗在一些地方作蔬菜食用,可做涼拌菜、炒菜、做餡等,有多種吃法。
第三,它的嫩莖葉是很好的豬飼料。
更多相關建議:
說到刺薊草,就想起小時候割豬草,雖然豬兒愛吃,但是刺薊草上的刺有點扎手,沒辦法拿到草框里,總是用鐮刀直接把它弄進去,這種記憶到現在都沒有忘記.
刺薊草是一種葉上有刺的植物,泛稱大薊,小薊.
刺薊草的生命力很強,割過草后沒有幾天又會長出來,豬特別愛吃的原因是上面有刺,吃的時候刺會扎破嘴,流出的一點血是咸的,就像放了點鹽,所以特別愛吃,這是小時候大人告訴我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刺薊草也是一種草藥,小時候在地里割豬草,不小心弄破手指,會把刺薊草的葉子揉碎,然后把綠色的汁液涂抹在傷口處就會把血止住,這種事情小時候經常遇到,用了刺薊草的汁液涂抹后又開始玩樂打豬草,想起小時候還是覺得很開心.
刺薊草特別耐旱,因為割草都不是連根拔起,它也會開花,花成熟后的種子和蒲公英一樣到處隨風散播,田野路邊到處都是.
百度后發現,刺薊有涼血止血,清熱消腫的功效。
最近看到大家都在說刺薊也可以當作野菜食用,在我的記憶中老家的人沒有吃過,一個地方一個吃法吧。
更多相關建議:
大薊小薊大薊
刺薊草止血的功效還可以用于外傷出血,像平時干活不小心刮傷或者擦碰出血,都可以用他們新鮮的莖葉搗碎外敷在患處,能快速止血。當然像那種大出血的還得及時去醫院治療。
刺薊草還具有散瘀解毒消癰的功效,可應用于熱毒癰腫。這一功效就是治療各種瘡瘍腫毒。比如皮膚表面感染細菌,就會局部長出一紅色腫塊或硬結,范圍局限,表面發紅、腫脹、疼痛,嚴重甚至破潰流膿,用刺薊草搗碎外敷就可以治療這方面的毛病,當然也可以煮水外洗。或者配伍其他清熱藥使用效果更加,比如馬齒莧、蒲公英等等。
以上就是大小薊功效的相同之處,我們再看看他們的不同點。大薊涼血止血、解毒消癰之力比小薊強,但是小薊還兼具利尿的功效,常用于熱淋、血淋和尿血。
小薊的化學成分為三萜、生物堿黃酮等類,大薊的化學成分為三萜、甾體等類,在現代應用中配伍其他藥可應用于傳染性肝炎、肝炎的治療。
沒想到不起眼的雜草具有那么好的藥效吧,遇見可不要再說這是豬菜了,這是個非常好的止血藥。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小孩和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不宜使用刺薊草,如果需要用藥,請向醫生咨詢。
就是小朱的分享,如果覺得文章不錯的話,不妨分享點贊。(圖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相關建議:
小時候給豬割草,豬最愛吃的草之一,但是我卻不愛割,為什么??因為有刺。到了十幾歲的時候覺得應該不怕刺了,其實是干農活手磨出了老繭,所以不怕刺了。經常去割刺薊。這種草豬愛吃,羊愛吃,牛也愛吃。關鍵是人吃了也挺好。我的外婆特別愛吃這些野菜,刺薊外婆用來做柳成面。柳成面其實就是綠色的手搟面,里面有刺薊的碎渣渣,做成蔥油拌面,燃面,喋起來那叫一個香。
還可以焯水涼拌,用油潑。或者剁成碎渣渣放到雞蛋液中,炒雞蛋吃。或者包包子時候,剁成碎渣渣加進去,也吃不出來什么不好的味道。覺得很香。
功效。小時候割草,把手割破流血,就找刺薊葉子揉爛搗碎,敷上去,拿其他草葉子包上。回去第二天就好了。具有止血,清熱消腫功效。開的花兒紫色的,小時候好多飛蛾蝴蝶都去采蜜,我們抓了好多蝴蝶和飛蛾。童年真的無憂無慮,為什么盼望著長大成人。??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這里叫抱雞婆根根(刺薊草),分大小,大的叫大抱雞婆,小的叫小抱雞婆。我們這里一般都采挖小的根,燉肉,排骨或豬腳最佳。燉雞,老母雞最任。家里老人,腦殼發暈,就叫我們去挖來,燉雞或肉吃。也不知道治什么病,反正全家人都吃,味道好,都愛吃,一年咋個都要吃幾次。現在農藥打了,很少了。屋周圍看不到了。很遠的地方才挖得到,還難挖。只有偶爾市場上看到了,買回家。隔三差五的,合適的時候燉來吃,只當保健品。
更多相關建議:
刺兒菜,還叫小薊(ji)草,刺兒菜是菊科植物,記得好像麥子地里面有很多這種野草,除也除不掉,生命力非常頑強。
還有小路旁邊也有,葉子邊緣有鋸齒,嫩葉的時候鋸齒不扎人,要是老了鋸齒邊的刺兒還挺扎人的,這應該就是叫刺兒菜的原因吧。開著紫色的小花,花還是挺好看的。
小時候記得好像豬和羊都很喜歡吃這種菜,養羊人每次看到有成片的刺兒菜,都把羊群集中往那邊趕,有時候給豬割草也會找這種草。別看刺兒菜在地上長得不算大,地下的根莖是盤根錯節,很大,要是拔草的話很難拔出來。
刺兒菜有止血殺菌利尿的作用,是一味兒中草藥,小時候要是不小心手流血了,因為在田里,大人還會弄一些蓋到手上止血。不過現在的很多地方都打農藥,還是自己不要隨便用了。
因為可以作為中草藥,有的地方會大規模養殖,也有的地方會有人去收購。
刺兒菜在城市里很少見了,農村因為現在農業也科技化了,打農藥也多,也不多見了。(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更多相關建議:
刺薊草在農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是到處都是,之后隨著除草劑的使用,現在少見了。
刺薊草學名小薊,來源于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干燥地上部分。甘、苦、涼。歸心、肝經。
1、功效:涼血止血,一般炭用;散瘀消癰,可煎湯偶鮮品搗敷。
2、主治病證:
(1)血熱尿血,血淋,咳血,衄血,外傷出血。
(2)熱毒痛腫
祖國遍地好物,希望本回答能幫助到大家,更多健康管理請關注,點贊地牛一味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