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家長最容易踏入的長高誤區,你中招了嗎?

80%家長最容易踏入的長高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多數家長對身高的期望都很高,女生168cm,男生180cm,自己高孩子絕對不能矮,自己高孩子最好更高。

身高期望如此之高,然而功課做得卻不夠,依然保有一些早該摒棄的錯誤觀念,一不小心貽誤孩子一生。

遺傳決定論

遺傳因素雖然決定了孩子70%的身高,但另外的30%完全可以由后天因素如營養、運動、情緒、睡眠等共同作用決定。

很多遺傳潛力不高的孩子,通過后天規范的干預和身高管理,也能達到長高的目的。不能因為自身身高不足,對孩子的身高就失去信心和希望。

晚長論

很多家長都因為身高的“晚長”個例而寬慰自己,覺得自己孩子現在不高,可能就是因為身高發育得晚,不用小題大做。

錯!孩子是否晚長應由專業醫生作出判斷,切不可僅憑自己臆斷和經驗,盲目等待。

首先要區分一個程度問題,發育確實有早晚之分,如果與相應年齡的平均身高相差2、3厘米,晚長一點有可能追趕得上來;但如果相差5厘米甚至10厘米以上,即使晚長也不一定能實現追趕性生長達到正常身高。

如果家中有一直身高落后同齡人的孩子,應及時帶到醫院,通過拍骨齡片詳細評估骨齡,看看骨齡是落后還是提前,結合相關內分泌激素如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等結果才能判斷孩子生長發育情況,這是孩子是否“晚長”的核心依據。

青春期的判斷

很多家長認為:男孩沒變聲、女孩沒來月經,還不算發育,不著急。事實上,變聲和月經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發育后階段的標志性特征。

這個階段的孩子骨骺已經接近閉合,生長空間非常有限,身高進入停長倒計時,這個時候期望身高突增是完全錯誤的。

性早熟的干預治療,早發現是關鍵。

臨床上經常見到孩子已初潮才引起家長注意,此時已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

因此,家長應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每年測量身高和體重,并做記錄。

當孩子出現生長過速,即3歲以后每年身高增長超過6~7厘米時應引起注意。

注意孩子的營養飲食情況,當孩子食欲變得特別旺盛,體重明顯增加時,也應引起注意。

在幫孩子洗澡時注意觀察有無第二性征發育跡象,如女孩的乳房、外陰的發育情況,男孩的睪丸、陰莖有無增大,有無陰毛出現等。

一旦發現可疑跡象,應盡早到內分泌科生長發育門診做全面檢查,以明確病因;有些需遵從醫囑定期復查。

早發育兒童在10年時間當中增長了6倍,營養過剩、垃圾零食、激素殘留等因素,都成為孩子早發育的禍因。

由早發育引起的發育加快,最終導致生長過早停止的案例目前正在逐漸增多,其典型的表現形式為孩子過早或階段時間內的快速生長發育。家長應對此類情況充分注意,不能因為孩子“個頭”快速生長而掉以輕心,最終耽誤孩子有一個理想的身高。

科普常識

1長的早不一定長的高

一般情況下男孩10.5歲、女孩9.2歲開始發育。男童在9歲前,女童8歲前呈現第二性征就屬于早發育。

據《健康時報》中國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健康行調研發現,隨著食物和環境的影響,在上海20個孩子中就有1個有早發育情況!

由于過早發育許多孩子的骨骺線會提前閉合,生長空間要比正常發育的孩子少,最終成人后身材偏矮。根據對10萬例不同年齡組的男女青少年跟蹤研究證明,孩子早發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長7厘米。

2月經、遺精標志青春期快結束

不少家長認為女孩來月經、男孩遺精變聲時才開始青春期發育,實際上青春期開始的標志是女孩乳房、男孩睪丸開始發育。

如果女孩一旦出現月經、男孩出現變聲遺精,就標志著青春期發育已經進入后期,長高的空間就只剩5-8CM了。因此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發育跡象時,就應立即帶孩子進行相關檢查,排除早發育可能性,持續監測評估身高、性發育等狀況。

3身高管理要趁早

美國愛心基金會會長翁永凱在人民網、健康時報社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健康中國(2016年度)介紹說:不少西方發達國家把兒童“身高管理”,納入日常生活方式中,在美國,59%的孩子在6~10歲就開始接受身高管理。這是因為,青春期之前完成整個人體身高80%左右的增長幅度,青春期前每早一年管理孩子就能多長2-4厘米!

不缺生長激素就不用打生長激素

很多家長在孩子做完檢查后,看到結果顯示孩子不缺乏生長激素,就會對醫生推薦采用生長激素治療的方案產生質疑,甚至抗拒。

尤其是現在,信息渠道非常多,信息量非常大,伴隨而來的是信息的真偽難辨,鋪天蓋地的各種信息往往使焦慮的家長變得盲目甚至更加迷茫,總是聽別人說這不好那不好,看網上說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等等,偏偏忘記了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咨詢專業的醫療人員,或者選擇權威的書籍和渠道學習。

部分家長甚至盲目相信廣告宣傳,選擇保健品來給孩子增高,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來源 生長發育網

真心想幫孩子長高的家長

除了扭轉錯誤觀念

還要及時帶孩子到生長發育門診

進行綜合性的身高評估

溫馨提示:一附院內分泌科已經開設矮小和生長發育門診,開展各種矮小、性早熟篩查和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家長利用假期帶兒童就診,可以不影響孩子上學,需要請及時就診,咨詢電話:許崢嶸副主任醫師15530397396內分泌科醫辦室0313-8041519任衛東15530396532

當您的孩子出現以下情況請及時到矮小門診就診。

  1. 孩子身高較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低于p3百分位(參考身高百分位表);

  2. 生長速率緩慢:3-10歲生長速率5cm/年;青春期生長速率7cm/年;

  3. 孩子早發育:女孩8歲前乳房發育或10歲前月經來潮;男孩9歲前開始睪丸陰莖明顯發育,10-12歲明顯躥個子、長喉結、變聲。

專家介紹:

許崢嶸,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張家口市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委員,河北省醫師協會青春期醫學醫師分會委員。2007年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獲內科學內分泌碩士學位。2007年8月在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參加工作,2010年晉升為主治醫師,2013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進修學習一年,2016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及骨代謝疾病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以第一作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8篇,完成張家口市科技攻關項目并取得成果2項。擅長:矮小癥、性早熟、腎上腺疾病、性腺疾病(更年期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骨質疏松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內分泌高血壓,肥胖,垂體疾病,骨代謝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聯系電話:15530397396、13932367109。

出診時間:每周一和周四全天,其他時間就診請手機預約15530397396許崢嶸副主任醫師。

出診地點:河北省張家口市長青路12號(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門診5樓八診區12診室:生長發育(矮小)門診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團隊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

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他人有所幫助

可以轉發到朋友圈或轉給有需要的人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本

微信公眾號

內分泌科醫辦室:0313-8041519

無恒難以做醫生,做任何學問都要勤奮和持久,學醫尤需如此。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之處在于,一舉手一投足都接觸病人,醫術好些精些,隨時可以活人,醫術差些粗些,隨時可以害人。一個醫生,如果不刻苦學習,醫術上甘于粗疏,就是對病人的生命不負責任。當然,就是勤奮學習,也不等于就能萬全地解決疾病。但無怠于學,至少可以無愧于心。

聲明:凡注明來源的均屬轉載,轉載只限于分享專業知識和醫學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者不應無償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rwdlln@126.com,我們會及時改正或刪除,謝謝!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sijiyangsheng/view-17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