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區別“真痛風”和“假痛風”,早點知道就

關節紅、腫、熱、痛

你以為是痛風發作

但卻也有可能是“假痛風”

關節疼痛癥狀

要仔細辨別避免延誤治療!

真假痛風別搞混

痛風是一種常見疾病,由于長期身體中嘌呤的代謝障礙,血液里的尿酸鹽濃度太高,多余的尿酸鹽就沉積到關節里變成結晶,引發炎癥導致疼痛。

痛風多發于人體低部位的關節,如腳拇指第一折指關節,往往疼痛劇烈。

從本質來說,痛風其實是一種骨關節炎癥,其他突發的單關節或多關節疼痛、腫脹疾病,也可能造成和痛風相似的癥狀:

假性痛風

假性痛風又叫焦磷酸鈣沉積病,起病突然,進展迅速,疼痛劇烈,還會伴有關節僵硬和腫脹,關節的皮膚表面有片狀紅斑。

與痛風的癥狀區別:

◆假性痛風多為老年人發病,痛風青年、中年、老年人均可發病;

◆假性痛風更多的發作在肩、髖、膝、肘、腕等大關節,痛風則在腳趾關節、踝關節等更常見。

拇指外翻

拇指外翻,是腳的拇趾骨第一節向外側傾斜變形,導致腳拇指關節向外突出的疾病。在嚴重的情況下,也可能伴隨關節的劇烈疼痛和腫脹。

與痛風的癥狀區別:

◆拇指外翻一般雙側對稱,痛風多單關節發作;

◆拇指外翻會讓腳掌在外形上有明顯的畸形,而痛風一般是患處腫脹;

◆拇指外翻病情是逐漸發展的,畸形沒有治療不會改善,痛風起病急,但是炎癥、腫脹有時會自行消退。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常導致關節劇烈疼痛、腫脹、僵硬,晚期還會出現關節畸形。

與痛風的癥狀區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受氣溫、濕度、季節等氣候因素影響,痛風發作則和飲食關系較大;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痛風則是男性高于女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手指關節、手掌關節、腕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更常見,痛風主要是腳趾關節和踝關節。

化膿性關節炎

化膿性關節炎是一種由化膿性細菌直接感染,并引起關節破壞及功能喪失的關節炎,發病時關節紅、腫、熱、痛,壓痛明顯,活動受限。

與痛風的癥狀區別:

◆化膿性關節炎還常伴有畏寒、發燒、乏力等感染癥狀,痛風則比較少見;

◆化膿性關節炎在大關節如髖、膝關節更常見,痛風則是足部小關節更常見。

以上這些疾病,和痛風癥狀都很相似,一旦出現關節疼痛不適,最好不要自己隨意判斷,應該及時就醫,以免混淆疾病,延誤治療。

在醫學檢查中,這些疾病比較容易區別,比如痛風會有明顯的血尿酸升高而其他疾病不會,痛風X光中會有針狀的結晶沉積等等。

如果被確診為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應對也要特別注意。

痛風發作怎么護理?

痛風的急性發作期,因為腳部關節的劇烈疼痛,行走不便,常常需要臥床居家護理,主要有下面幾點:

1

遵醫囑用藥

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糖皮質激素

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醫生常會使用這三類藥物,起到抗炎、止痛、消腫、降尿酸的作用。

使用藥物要嚴格遵循醫囑,癥狀有所緩解后,不要自行減藥、停藥,增減藥物要在復診時咨詢醫生,以免病情反復。

2

非藥物止痛

墊高患肢,使關節充分休息。有利于血液回流,減輕關節水腫,減少疼痛感。

用藥疼痛有所減輕后,可以適當在關節上冷敷,能幫助進一步減輕炎癥并緩解疼痛。每天冷敷3-5次,每次20到30分鐘。

3

嚴格控制飲食

痛風急性發作期,要嚴格禁食肉類、海鮮、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同時禁止飲酒。食物以這些為主:

谷物、蔬菜、水果、雞蛋、牛奶

還可以適當增加飲水量,稀釋血液中的尿酸鹽,并促進身體中的尿酸排泄。

真假痛風有哪些不同

你是不是已經學到了呢?

關節疼痛

一定要記得先看醫生

別自己盲目應對耽誤治療哦!

記得給小薇點亮【在看】

相關文章閱讀:

1.除了吃止痛藥,緩解偏頭痛,你還可以試試這5招!

2.身上總是越撓越癢?可能是這些器官生病了!

3.你頭暈的時候,是天旋地轉還是眼前發黑?它們對應不同疾病,別弄錯!

4.無癥狀感染者也能傳染!我,是不是「無癥狀感染者」?

健 康 值 得 傳 遞

覺得本文寫得不錯,就點個在看唄~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sijiyangsheng/view-18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