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張爸”張文宏接受了人民日報的專訪盡說大實話、風趣幽默、可以把專業知識表達得深入淺出的“流量”醫生張文宏又說了哪些“金句”呢?
1喝粥這事有討論度是好事
大家都知道,“不許喝粥”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網友認為張文宏提出的“孩子早上不許喝粥,要喝牛奶吃雞蛋”的建議,屬于“崇洋媚外”,這條提出質疑的微博有30多萬人點贊。
今天,張文宏醫生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回應吃不吃粥引發討論:
“這些事情超出了我的想象,
但是我認為有討論就是好事。
前幾天他也談論過這個問題,他當時表示:他知道很多網友批評他,但其中有一個他不接受。針對病毒的抗體產生要靠什么?全部是蛋白質。
他認為重癥轉輕癥最主要的一點要保證營養和蛋白質,這時候,靠粥和咸菜你就麻煩了。而且,中國人最喜歡喝魚湯了,魚渣也要吃掉,都是蛋白質。
事實上,張文宏不止一次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第一次是在4月2日的一次海外連線活動中,他是這樣說的:
張文宏認為很多人發燒以后胃口不好,“有兩件事情特別重要,第一件事一定要足夠吃東西,讓身體有一點免疫力。在家里不斷喝牛奶、雞蛋、吃牛排,要有營養。喝牛奶是一種說法,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現在感冒了,一定要有營養,喝粥吃咸菜沒有什么用,這是錯的,熟泡面也少吃。在上海的確診病例中發現一些病人旅途勞累,沒有吃東西。第二個,就是不要心理恐懼。你就熬一下,熬過七天就好了。”第二次是4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
“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
“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4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人民日報采訪了張文宏醫生。他回應了近期“喝粥”一事引發的爭議。
他說,有些事其實他說的不多,不過每次說完都會被摘錄、做成短視頻傳播,看起來就好像他一直在說。
“昨天晚上他們告訴我有八個專家在鳳凰衛視討論粥,香港也在討論粥的問題,昨晚美國的朋友告訴我CNN上面開始播,美國也在討論中國人提出來吃粥還是吃雞蛋的問題。這些事情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張文宏表示,“就比如今天跟你討論疫苗的事情,有討論就是好事,有人反對不要緊,現在怕的是大家不知道。很多原來不知道的人知道大家在吵這個事,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去做了,他獲益了,我就覺得起到作用了。”
劃重點:
看來張爸覺得
廣泛的爭議反而讓更多人知道
高蛋白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力
這當然是好事
越來越多的網友支持張爸的觀點。
也有人調侃:張醫生已經看透了一切
讓大家喝牛奶、吃雞蛋、吃牛排
張爸的建議都是為了大家好啊!
![]()
![]()
![]()
![]()
![]()
今天專訪的主題是疫苗
除了回應“不許喝粥”爭議之外,
張爸還談到了很多大家關心的問題,比如: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能上市?”
“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要打?”
“什么情況下不應帶孩子打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進展如何?
“中國疫苗研制是幾條線路齊頭并進”。
新冠疫苗國際上有很多種。中國已經走在前面。中國是幾條線路齊頭并進。一個已經進入二期臨床研究,是中國生物制品研究所六大所合成一起,我們叫中生集團。還有一個是陳薇院士,她做的是一個載體疫苗,也在二期臨床實驗中。美國也有疫苗開始進入二期了。到底是哪個效果好,我們還要評估它的不良反應,它的抗體滴度、保護性,還有安全性、阻斷成功率等等,綜合起來才能判斷哪個最好。
我們會不會成為疫苗的小白鼠?
“我國流程不允許拿老百姓做小白鼠”。
我們在加快研發疫苗進度,不代表我們放棄對它的療效跟不良反應的評估。疫苗為什么做出來了,現在不能馬上給你打?就是因為盡管加快了審批的流程,但是不能降低它的質量,不可以降低對疫苗的要求。肯定是完成了三期臨床研究,三期研究是安全后再給老百姓打。哪里有什么小白鼠的事情,你想做小白鼠,我們流程都不可以。安全有效是底線,絕對不能突破,再著急也不能突破。
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都要打?
“取決于幾個數據”。
這個問題有點遠。到時候是不是人人都打,取決于幾個數據:第一,不良反應有多大;第二,它的保護率有多高;第三,當時全世界的疫情有多高;第四,病死率會降到什么樣的程度。這些到時候都出來,大家就開始評估了,我們是不是值得打。要不要打疫苗,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要衡量這么多事情。
新冠疫苗需要每年都打嗎?
“現在看起來每年都要打的概率偏低”。
原則上講,像皰疹病毒也好,冠狀病毒也好,如果這個病毒沒有發生大的突變,我們不需要反復接種。但是我們今天談論這個事情為時過早。對于新冠疫苗以后怎么打,先把它弄出來,弄出來以后再來解決將來是不是需要每年都要打。現在看起來,每年都要打的概率偏低。
6今年秋冬新冠跟流感會疊加?
“打流感疫苗降低合并感染風險”。
流感病毒是不是會跟新冠肺炎重疊?當然會。到冬天,流感的發生率高了,到時候跟新冠混在一起,你以為得的是新冠,病人就會在新冠的觀察病房里面待著,新冠和流感之間就會互相出現傳播。
今年,我自己一定會去打流感疫苗,至少把合并感染風險大幅度下降。總體上來講我們認為新冠跟流感是疊加存在的,我們要把這個風險降下來,一旦生病以后至少打了流感苗,不會因為合并感染造成病情進一步惡化。
7常陽患者會不會傳染?
“常陽還需要確鑿證實,防控不需要過于糾結”。
對新冠常陽,我還不是特別同意,因為武漢病例大概是在1月份出來的,現在才3個月,3個月我們一般不認為是常陽,國際上對于慢性攜帶的狀態要長達6個月才算常陽,但是如果3個月到6月一直出現陽性,我們也會充分關注。
第二,所謂的常陽,我還特別關注這個是活病毒是死病毒,查到核酸不代表是活病毒,還有很多科學的東西要做。我個人覺得關于新冠的防控不需要過于糾結,現在所謂的常陽、慢性攜帶,在科學上還沒有確鑿的依據來證實它,對整個人群目前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8哪些疫苗是孩子應該打的?
“一類疫苗孩子必打,二類苗強烈建議要打”。
一類疫苗孩子是必打,二類疫苗醫生會提倡去打。一類苗、二類苗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不打,重點人群、高風險人群就面臨極大的風險。流感、水痘,不好說必打,強烈建議你要去打。
9打進口苗還是國產苗?
“選擇可以多樣,核心的問題是打不打疫苗”。
中國相關部門對疫苗的質量要求是極高的,現在全球對疫苗的質量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同等情況下,國產疫苗供應鏈比較大,單位價格比較低。進口的疫苗,價位比較高。現在進口苗比較多采用了一種聯合苗的技術,幾個苗一起打。比如說,有些價格低的苗可能要連著打幾針才能得到免疫,但是聯合針一起把幾個苗打掉了,價格會高很多。這些我認為都不是接種疫苗核心的問題,核心的問題還是你打不打疫苗。至于打哪種疫苗,其實都有自己的一些衡量的體系。所以我也希望在疫苗接種點的醫生能夠妥善介紹現在可以提供的疫苗接種的類型,讓家長自己去選擇。
10孩子咳嗽發燒可以延遲接種嗎?
“延遲一兩個星期沒有大的問題”。
疫苗如果需要打,總歸是越早打越好,打得早,保護得早。如果小孩子最近幾天有咳嗽發燒頭痛,可以延遲一下接種疫苗。延遲接種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沒有大的問題。最好不要拖的時間太長。
現在開始復工復產了,孩子開始上學了。我認為你出去第一個禮拜應該找個時間把孩子的疫苗接種掉,如果實在沒空就第二個禮拜。有聚集就有風險,因此盡量把疫苗及早接種。
11別人都打了疫苗我沒打也很安全?
“不建議冒險”。
經常有人這么想,別人都打了,我沒打,有個免疫屏障。如果長期以來大家都這么去做,免疫屏障率會越來越低。只要有人沒打疫苗,你自己的風險、還有群體的風險都會升高,這跟不接受疫苗率是有關系的。不建議大家冒這個險。
12成人哪些疫苗應該打?
“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成人有幾個疫苗我尤其要提醒大家。每年冬季的時候都會有流感的大暴發,這種風險對老年人、成年人都是極大的風險。還有女性在成年之前最好把HPV打了,預防宮頸癌的。還有一些高危群體,比如跟血液接觸比較多的,像醫生、人群聚集的地方,你如果以前沒有打過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也要打掉。
張文宏在一次采訪中曾說:
“別叫我網紅,叫文宏”。
這次采訪張文宏再次提出類似觀點:
“自己非常希望,
在大眾面前出現的一些機會越少越好,
當大眾不需要聽我們傳染病醫生、
疾控醫生意見的時候,
一定是世界歲月靜好的時光。”
網友心領神會,專家根本不在乎曝光度,他們希望的是疫情趕緊結束。
我們也希望,
歲月靜好的那一刻趕快到來。
來源:上觀新聞綜合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