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患者如何進行日常護理?

得了腸炎的就只會腹瀉嗎?還有其他的癥狀嗎?回答當然是yes!那么腸炎患者如何進行日常護理呢?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直腸炎輕者僅粘膜發炎,重者炎癥累及粘膜下層、肌層,甚至直腸周圍組織,有時只是一部分直腸粘膜受累,有時直腸粘膜全部發炎,也可累及結腸部分粘膜都有炎癥。

  對于直腸炎來說,癌變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癌變可能是不能避免的,畢竟大病總是由小病拖延而致,癌變總是由大病惡化而來,敗血癥的發生,不就是一道傷口感染出來的嗎。

  直腸炎作為一種常見的腸炎類型,目前發病率已經呈現不斷升高的趨勢。然而在這種形勢下,現實中仍有很多患者由于之前對直腸炎不了解、不關心等因素,發病后不知道怎樣治療直腸炎好。由于直腸炎是一種較難治療的疾病,因此治療直腸炎,患者最好還是到正規專業醫院。

直腸炎的癥狀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里急后重:直腸炎的主要癥狀也就是通常說的內急但排不出。消化不良為非特異性癥狀,主要見厭食,上腹部飽脹感,惡心嘔吐,噯氣吞酸等。

  2、便血:指短時間內大量腸出血,伴有脈博增快血壓降低及血色素低,是腸炎主要癥狀之一,輕者血液附于表面,重者鮮血下流以至休克,需要輸血治療。

  3、直腸流血:為鮮紅或暗紅色,多在排便時流出,一般是少量出血,偶爾大量出血。破潰后有壞死組織脫落排出,有臭味,肛門直腸部酸痛或灼痛,以后因括約肌受刺激而出現里急后重。

  4、腹痛: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腹瀉前多有腹痛癥狀,腹痛則腹瀉,腹瀉后疼痛減輕。疼痛多以脹痛為主,多為固定,多局限在左下腹或左腰腹部,持續隱痛者也不少見,一般由輕度至中度腹痛。

急性腸胃炎飲食護理

  1.為了減輕急性胃腸炎的癥狀,建議最初采用流質飲食。大量喝水,以避免腹瀉造成脫水。但補水也要注意,不要一味的喝白開水。最好飲用含適當鹽分、水分的電解質水溶液,以避免體內電解質不足引發抽筋現象。

  2.食用清淡的流質、半流質的食物如米湯、粥等。盡量避免吃油膩和柑橘類食物,因為它們可能會加重病情。

3.嘔吐后,不要立即飲用液體,等待至少半個小時后,再小口頻繁的攝入少量液體。

  4.不能食用冰淇淋等奶制品,因為它會加劇腹瀉。在急性腸炎癥狀消失后,患者才可以在飲食中包含固體食物。腸炎的癥狀一般在3-5天內消退。

  5.另外不能用斷食來"快速清腸",如吊瓶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禁食一到兩頓。但平時禁止以斷食的方法來清腸,容易造成脫水,打亂體內平衡。

急性腸胃炎的預防

  1.注意衛生:保持食物、用具、容器、冰箱等食物保存場所、環境的清潔。

  2.不吃不潔食物:當食物發生腐爛變質時,一定不要食用。飯菜等最好不要隔夜,瓜果蔬菜食用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凈。

  3.避免刺激:飲食宜清淡,盡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雪糕、咖啡、濃茶等。同時還要避免藥物的刺激,如非甾體抗炎藥類藥物會嚴重刺激我們的胃腸粘膜。

專家提醒

  研究表示,67%的人都有肛腸疾病,腸道內疾病已非常普遍,且每年的增長率還在增加。這是由于腸內神經較少,很多肛腸病容易被患者輕視而不去檢查或治療。

  因大部分大腸癌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發現,強烈建議:每年定期進行肛腸體檢,有家族腸癌史的需頻繁做肛腸體檢。肛腸疾病不會自愈,發現病情,應在醫生建議下采取適當治療。

  由于肛腸是人體消化道末端,是毒素排出的重要途徑,常年都在與毒素接觸,所以一般40歲以上的人患肛腸疾病幾乎在所難免。40歲后,可定期進行肛門檢查。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點擊閱讀原文,和專家1對1交流,治好病!

↙↙↙↙↙↙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yangshengchangshi/view-17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