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
不愛吃飯、排便困難?
注意分散、沖動易怒?
貧血、反復呼吸道感染?
中醫育兒有妙招
“三字經”幫你巧治小兒病
肖和印 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 兒科
小兒厭食可以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貧血、愛發脾氣、反復呼吸道感染、營養不良、發育遲緩、佝僂病。
專家提醒
當孩子每頓飯的食量少于同齡兒童的三分之一時,要警惕孩子厭食。
偏食、挑食是對部分食物排斥,厭食是對所有的食物都不感興趣,而且根據病情和持續的時間有輕、中、重的程度區別。
小兒脾常不足、飲食無節,容易出現厭食、便秘、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有其它病癥或家長用藥不當、有情志問題時也會損傷孩子的脾胃功能。
讓孩子愛上吃飯的“三字經”↓↓↓,調好脾胃,讓孩子遠離厭食。
餓著點
餓著點不是生餓!要講究方式方法。
增加活動量
大孩子可以通過游泳、跳繩、跑步等體育運動增加活動量,一歲左右的嬰兒和無法進行體育運動的幼兒可以用爬的方式增加活動量。
少吃零食
吃零食會影響胃液的分泌,降低孩子的饑餓感,而且零食多屬于高糖食物,也會減少饑餓感,導致孩子吃正餐的時候不餓。
定時喂養
非飯點的時候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水果,但不建議補充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會影響孩子正餐的食欲。
專家提醒
孩子生理功能還不成熟,在吃飯時不建議孩子進行聽故事、看電視等分散注意力的事情。
食物可以變著花樣做
孩子總吃一種食物容易膩煩,在食物成分與食物形式上變著花樣做可以提高孩子進食的情緒,增加食欲。
調脾胃
導致孩子厭食的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傷害脾胃,加上孩子先天脾常不足,把孩子的脾胃調理好了,才能更好的改善厭食。
推拿足三里、板門穴
專家提醒
找穴時要遵循中醫同身寸法,孩子的穴位要用孩子手的尺寸來找。
找穴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同身三寸=孩子四指)。
足三里有燥化脾濕、生發胃氣的作用。用拇指按揉,力度讓孩子有感覺但不難受為宜,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
找穴
板門穴左右手各一個,在大魚際的中點,每次按揉一側即可。
板門穴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的作用,可以幫助孩子調理脾胃。按揉2-3分鐘,300次左右,力度以孩子有感覺但不難受為宜。
捏脊
捏脊可以綜合調理孩子的臟腑、氣血和陰陽,在后背督脈上進行,督脈統管全身陽氣,陽氣旺盛了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長。
大拇指在后,四指在前,用捏三次提一次的手法,可以在后背循環捏4-6次,每天進行一回。
專家提醒
捏脊時可以使用介質——滑石粉,增加潤滑度,減少對孩子皮膚的傷害。
喂對藥
調脾胃的中成藥大部分是藥食同源的兩用藥,比較安全。對于重度厭食的孩子需要用綜合治療的方式配合用藥治療。
孩子在用藥時需注意安全用藥!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與劑量的選擇,同時喂藥方式要對,避免發生嗆咳。
專家提醒
用勺子或喂藥器將藥從孩子的嘴角送入口中,等數秒待孩子將藥吞咽后再拿出,可以有效避免嗆和吐。
調節喂養方式
改善孩子挑食、厭食
要從家長自身做起
讓孩子愛上吃飯的“三字經”你記好了嗎~
健康之路
《中醫育兒三字經》(一)
播出時間:5月29日 17:58
更多相關精彩內容
不怕有結石,就怕這結石“堵”!小小石頭大危害!| 健康之路
從胃炎到胃癌,消化科專家們給出的3個解釋!| 健康之路
當心!身體上這些地方“長包”,暗示結節找上門!| 健康之路
容易長繭子的幾種“腳形”,你的腳「上榜」了嗎? | 健康之路
腎病患者飲食指南——會吃會喝才能「補腎」!| 健康之路
掃掃二維碼 送你一個專業健康知識普及平臺 ↓↓↓↓
轉載請與小編聯系
未經授權一律投訴
當然,歡迎大家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本文編輯:郭曉霞 責編:張 泓
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