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戳藍色字看更多內容
“飲食者,人之命脈也”,飲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必多說,那到底什么樣的飲食才是好的呢?
專家: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營養科教授趙霖
1人長了4顆虎牙是吃肉用的,剩下的牙齒是吃菜和谷物的。
人的前邊8顆牙包括門牙,叫切齒,是切蔬菜和水果纖維用的;往后兩邊這20顆牙叫槽牙,學名叫臼齒,是磨谷物和豆類用的。而我們就長了4顆虎牙是吃肉用的,所以吃那么多肉干什么呢?
人是雜食動物,牙齒的結構也是人類進化產生的,所以根據牙齒的比例,飲食結構中有1/8是肉就足夠了。
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
豆類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一份豆腐供應的鈣和一杯牛奶的含鈣量基本一致。常吃豆類好處多多:降低膽固醇,有益腸道健康,改善體質,預防骨質疏松,減肥與美容。
4多一些蒸、煮、燉,少一些煎、炸、炒。
高溫烹飪常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如果超過120℃烹飪,就會產生丙烯酰胺。而實驗證明,丙烯酰胺是一個可以誘發癌癥的物質。
吃得越少,心眼越多、越聰明,同時壽命還延長。
現在日本的研究發現,老年癡呆的病人都是在年輕的時候經常飽食而且肉類消費量很大的人,這些人老了就容易得老年癡呆。
6要想孩子聰明,絕對不能讓孩子吃得太飽。
中華民族古代有一個育兒的古訓,叫“欲得小兒安,須帶三分饑和寒”。如果孩子頓頓都飽食、都吃撐,吃完之后為了消化食物,身上的血液要長時間地留在胃腸道,結果就造成大腦缺血。大腦一缺血,就缺氧了。
大腦缺氧容易造成什么后果呢?造成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大量增殖,就使得大腦的血管壁細胞增殖,血管就變窄,又產生惡性循環,就是血流量減少,這樣嚴重影響供氧,當然智力就下降了。所以,要想孩子聰明,絕對不能讓孩子吃得太飽。
聽了這位軍醫的一番話,對健康的飲食又有了新的認識。以后就按照這個科學的方法來吃了!趕緊發給親友們都看看吧,大家一起健康科學的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