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深度好文)

01

步行與死亡率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一篇論文,研究人員在2011~2015年對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進行調查,讓她們連續7天佩戴記錄設備,記錄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數和步速。然后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系。 分析的結果是: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所以結論是:老年人每天步行7500步對于長壽是最有利的。  此外,這項研究也分析了行走速度與死亡率的關系,發現行走速度的快慢與死亡率高低無關,行走速度過快反而容易引發摔倒、骨折等意外。02怎么走才最健康呢?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表明,走路多的人身體會更健康。無論是徒步旅行還是記步運動,都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專家認為每天走6000步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專家認為:每天走6000步≈3至4千米行走距離≈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中國營養學會推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于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因此每天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數!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健康狀況就會有質的改善!俗話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每天,我們上廁所走幾步,上下樓走幾步,辦公室里走幾步……但除了這些零碎的步數,每天能夠一口氣走上6000步是真正能夠改善大家健康的。只要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長久堅持下來,健康狀況就會有質的改善。而最佳的鍛煉時間是早上8點~10點。心臟一天通過跳動要往外打10萬次血,血出去后還得回到心臟,誰在起作用?全身的肌肉。通過走路讓心臟好起來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把胳膊擺起來,最好擺到齊肩平,把步子邁開,配上呼吸。每天堅持15~20分鐘,比走兩個小時都要有效果。專家表示,長時間、有節奏、速度相對較快的走路能改善健康,在于六方面原因:
  • 消耗熱量,利于控制體重;

  • 促進下肢靜脈回流,保護心臟;

  • 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感,延緩衰老;

  • 活動筋骨,疏通淤滯脈絡;

  • 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

  • 使疲憊的大腦放松,恢復精力。
03每天堅持按正確姿勢行走就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總而言之,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但是:不要盲目的“拼微信步數”在健康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加大、加快步伐將運動融入生活、增加熱量消耗讓走路這顆“長壽藥”發揮最大效果。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請和您的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吧!

點個在看從今天起,傳來的都是好消息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yangshengchangshi/view-18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