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之后,氣候逐漸干燥,人體容易出現(xiàn)燥熱、上火等情況。以下是一些可以滋陰潤燥去火的食物:
一、蔬菜類
- 蓮藕
- 蓮藕性寒,有清熱涼血、健脾開胃、益血生肌等功效。它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人體內(nèi)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jié)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
- 可以將蓮藕涼拌,如涼拌藕片,做法是將蓮藕去皮切片后焯水,加入適量的醋、糖、鹽、蒜末等調(diào)料拌勻,口感清脆爽口,既能去火又開胃;也可以做成蓮藕排骨湯,蓮藕和排骨一起燉煮,使湯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滋陰潤燥。
- 菠菜
- 菠菜味甘,性涼,歸腸、胃經(jīng)。有養(yǎng)血,止血,平肝,潤燥的功效。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纖維,具有促進(jìn)腸道蠕動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進(jìn)胰腺分泌,幫助消化。
- 可以清炒菠菜,在炒制過程中加入蒜片,既能增添風(fēng)味又有助于去火。也可以用菠菜做湯,如菠菜雞蛋湯,菠菜的鮮嫩和雞蛋的醇厚相融合,清淡美味,是秋季滋陰潤燥的佳品。
- 銀耳
- 銀耳是一種常見的滋補品,它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銀耳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zhì),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并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
- 比較經(jīng)典的吃法是冰糖銀耳羹。將銀耳泡發(fā)后撕成小朵,加入紅棗、枸杞、冰糖等一起燉煮,燉至湯汁濃稠。口感軟糯香甜,是秋季潤燥的美味甜品,尤其適合女性食用。
二、水果類
- 梨
- 梨味甘微酸、性寒、無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瀉、和胃降逆的功效。梨的果肉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于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癥、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等。
- 可以直接生食,也可以做成秋梨膏。秋梨膏的制作方法是將梨去核切碎,與紅棗、冰糖等一起熬煮,過濾后得到濃稠的膏體。食用時用溫水沖服,能夠潤肺止咳,滋陰潤燥。
- 葡萄
- 葡萄能滋肝腎之陰液,具有補氣血、強筋骨、通經(jīng)絡(luò)、利小便等功效。葡萄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及多種維生素,對保護(hù)肝臟、減輕腹水和下肢浮腫的效果明顯,還能提高血漿白蛋白,降低轉(zhuǎn)氨酶。
- 可以洗凈后直接食用,也可以將葡萄、梨等水果一起榨汁飲用,這樣既能補充多種營養(yǎng),又能起到滋陰潤燥去火的作用。
- 柚子
- 柚子果肉性寒,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熱化痰、健脾消食、解酒除煩的作用。柚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類黃酮等營養(yǎng)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
- 可以將柚子剝開直接食用,也可以做成蜂蜜柚子茶。柚子茶的制作過程包括將柚子皮切絲、焯水后與柚子果肉一起加冰糖熬煮,最后加入蜂蜜。用溫水沖泡飲用,味道酸甜可口,能清熱去火。
三、豆類及谷物類
- 綠豆
- 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綠豆的清熱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肉。它富含蛋白質(zhì)、B 族維生素、鈣、鐵等營養(yǎng)成分,是經(jīng)濟(jì)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一種豆類。
- 可以煮綠豆湯,將綠豆洗凈后加入適量的水,煮至綠豆開花。煮好的綠豆湯可以加適量的冰糖調(diào)味,晾涼后飲用,能有效清除體內(nèi)的火氣,是秋季去火的經(jīng)典飲品。
- 黑芝麻
- 黑芝麻味甘,性平,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等功效。它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還有糖類、維生素 A、維生素 E、卵磷脂、鈣、鐵、鉻等營養(yǎng)成分。
- 可以做成黑芝麻糊。將黑芝麻炒熟后磨成粉,與糯米粉、白糖等一起煮成糊狀,口感細(xì)膩,有濃郁的芝麻香味,能夠滋陰潤燥,尤其適合秋季食用,還能預(yù)防便秘。
四、肉類及水產(chǎn)類
- 鴨肉
- 鴨肉性寒,味甘、咸,歸脾、胃、肺、腎經(jīng),有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yǎng)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等功效。
- 可以做老鴨湯。將老鴨與酸蘿卜等一起燉煮,鴨肉鮮嫩,湯鮮味美,能夠滋陰清熱,是秋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 甲魚
- 甲魚味甘,性平,有滋陰涼血、補益調(diào)中、補腎健骨、散結(jié)消痞等功效。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鈣、鐵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補品。
- 可以將甲魚與枸杞、山藥等一起燉湯,如枸杞山藥甲魚湯。這道湯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能夠滋陰潤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