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曉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脫發困撓著很多中年男性、產后媽媽。沒想到在真菌界也有真菌遇到了這樣的煩惱。帶大家認識一例脫發的煙曲霉。
煙曲霉,常存在于谷物、污染的食品中,是引起人和動物曲霉病的重要病原菌,是一種常見的絲狀真菌。菌落開始為白色,后轉為煙綠色、深綠色(圖1、圖2),背面為白色。鏡下形態:分生孢子頭短柱形,長短不一。分生孢子梗光滑,近頂端膨大,形成倒立的燒瓶狀頂囊。頂囊上有單層小梗,較長,密集排列成柵欄狀,布滿整個頂囊的4/5(圖3)。
圖1 煙曲霉菌落正面圖
圖2 煙曲霉菌落背面圖
圖3 煙曲霉鏡下圖
今天,我卻遇到一例脫發的煙曲霉,鏡下瓶梗很少,幾乎只占2/5。菌落形態如下(圖4)。可以看出,雖然已經培養3天,整個菌落沒有任何顏色,為白色絨毛狀。繼續培養至第5天時,菌落長大很多,但還是沒有任何顏色(圖5)。通常來說,培養基的廠家不同,培養基里添加的成分會有所不同,導致絲狀真菌的菌落形態略有不同。但這種沒有一點綠色的煙曲霉,我還是第一次看見。膠帶法制作絲狀真菌沾片、棉蘭染色后鏡下觀察。可以看到分生孢子頭較大,頂囊上分生孢子梗很少(圖6),就如同一個人得了嚴重的脫發。我們主任郭老師看過后,說可能還是煙曲霉,煙曲霉形態變化比較大。
我們知道對于曲霉菌鑒定,主要看菌落形態和鏡下形態。菌落形態包括菌落的大小、質地、顏色等。鏡下形態包括頂囊的大小,形態,瓶梗的層數,排列是疏松還是緊密,以及分生孢子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煙曲霉,我們通常形容它有濃密的頭發,但對于這株鏡下頭發像三毛一樣稀疏的真菌,我的確是不敢確認是否為煙曲霉。為了驗證到底是不是煙曲霉,我打了質譜。質譜證實了郭老師的論斷,這就是一株煙曲霉。
圖4 煙曲霉菌落正面(3天)
圖5 煙曲霉菌落正面(5天)
圖6 煙曲霉鏡下圖
圖7 煙曲霉質譜確認圖
絲狀真菌引起的感染時有發生,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但是對于鑒定這一塊,很多醫院都很薄弱。我也是學習絲狀真菌的新手,從一開始的什么也不會,到能辨認一些常見絲狀真菌。我的經驗是抓住各種曲霉的一個顯著特點,然后起一個好記的名字。比如構巢曲霉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有120℃分枝。我們科崔老師起名為美麗的大腿,哈哈,特點一下就記住了。當然對于一些特殊的,那么需要我們的經驗,以及先進的儀器。多看多總結,永遠都是學習的法寶。
檢驗視界網微信平臺獨家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點擊標題查看
《檢驗臨床面對面》案例征集
檢驗“視界杯”有獎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