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脈脈養生”關注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提到補腎,很多人會聯想到男人性功能問題,其實補腎不是男人的專利。隨著社會壓力逐漸增大、生活節奏加快、不良的生活方式多樣化等,腎虛越來越年輕化了,二三十歲腎虛的女人也不在少數。
而且,補腎也不是簡單的補陽。
中醫理論認為腎藏精氣,對生長發育與生殖有重要作用。
腎主閉藏,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都是從腎這里借走,全部借完了就沒有了,人的生命就終止了。
中醫有句話說“腎為氣之根,肺為氣之主”,呼吸是肺的主要工作,但是要以腎為根本,如果腎氣不足到一定程度,則會出現呼吸困難,就是腎過度消耗的結果。
腎還主水,腎還有個別稱叫水臟。人體的水液代謝主要是腎來調節的,一個人出現了水腫,就是腎的蒸騰氣化無力導致的。
因此,長時間工作勞累過度產生的腰膝酸軟(其充在骨)、脫發(其華在發)、水腫都是腎氣被多度消耗的信號。
怎么補腎最直接又高效?
一、補腎可以吃中藥。
比如一些有溫暖提振陽氣作用的中藥:附子、菟絲子、肉蓯蓉,這些藥物能夠入腎經,讓身體得到溫煦、濡養、發熱。
還有一些藥物通過生血來補益精髓,比如:熟地、山萸肉等等。
這些都不是直接把腎精補上了,而是需要身體來轉化的,然后以腎精的形式存在腎。這有個前提,你的脾胃得好,否則你吃的藥物和食物沒有辦法很好的轉化成腎精這種東西,所以補腎的同時,也要保養好你的脾胃。
二、通過穴位來補腎。
除了藥物和食療補腎,還可以選擇艾灸。艾灸的穿透力和溫煦力量可以使氣血運行起來,如果作用在補腎穴上,可使腎氣得以快速補充,緩解腎氣不足導致的各種問題。
關元穴
關元穴可以培補元氣,引火歸元,在臍下3寸,腹中線上。
腎俞穴
腎俞穴,是腎與外界天地溝通的通道,位于人體腰部,在第2腰椎處旁開1.5寸處(約兩開指)。刺激腎俞可以直接補益腎氣,是個安全而簡便的補腎方法。
太溪穴
太溪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說腎經的原氣大會于此,太溪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偏重于補先天,所以,要補先天之本就得從太溪穴開始。
如果現在沒有腎虛的癥狀,那么下面的“養腎法”可以常用,中醫認為,腎虛多為長期積累成疾,養腎也要徐徐調理。
四大養腎法,簡單實用1泡腳溫腎用熱水泡腳,溫度以熱而不燙為好,泡15~30分鐘;泡腳的同時搓后腰,搓熱手掌,在后腰上下搓摩3~5分鐘。“耳為腎之竅”,腎開竅于耳,耳是六條陽經經脈的所聚之處。經常按摩耳朵可起到健腎養身的作用。
人這一生,會經歷腎氣不足到腎氣足,再到腎氣不足,再到腎氣枯竭而亡這個過程。腎氣是我們生存的根本,減少欲望,淡泊寧靜,使腎精消耗慢點,才是養神的法門。如:腰痛、婦科、男科、補腎、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膝蓋痛、頸椎病、肝病、胃病、便秘、尿頻、腹瀉、小腹突出、痛經、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發、脫發、豐胸、美容、皮膚病、老年斑、衰老、陰虛、感冒、咳嗽、發燒、失眠、結石、咽炎、嗓子痛、頭痛、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口臭、鼻炎、耳鳴、眼病、甲狀腺、頭皮屑、腳氣、痔瘡、手腳冰涼、風濕、盜汗、癌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哮喘、心臟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痛風、老年癡呆、靜脈曲張、補氣、補血、補鈣、瘦弱、肥胖、小兒疾病、瘦腿、瘦腰、濕氣、健脾、打嗝、狐臭、抽筋、戒煙、經絡、中成藥、泡腳。。。更多
